【上海证券报】
●上市一周年基础设施公募REITs稳中求进
自2021年6月21日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以来,已带动3000亿元的新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REITs试点工作整体呈现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基础设施运营稳健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各方认知的逐步加深,REITs在降低企业债务风险、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央行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
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获悉,人民银行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下称“通知”),支持银行和支付机构更好服务外贸新业态发展。通知自7月21日起实施。
●上海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打造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推动更多氢能产业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6月20日,《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为打造集群效应,扩大氢能产业“朋友圈”,上海还将形成“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并打造“西氢东送”长江氢能走廊。
【证券时报】
●发改委:已查实一些企业煤炭销售价格超出合理区间
6月20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在发改委统一部署下,各地发改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全面开展落实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拉网式调查,依法查处煤炭价格超出合理区间的行为。从近期反馈的部分调查结果看,已查实一些企业煤炭销售价格超出合理区间。
●首批5家央企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20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于近日印发,文件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进行了调整优化。根据通知,中国宝武、国投、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等5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资委表示,将指导推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稳步实施综合性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可转债监管新规来了过度炒作该收敛了
可转债对于资本市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存量不足8000亿元的可交易标的。我们更应关注其在融资端、投资端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特殊价值,以更大力度、更好的制度呵护其发展。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轻易“修剪”有合理存在价值的个性特性,更不能让一些投机者肆意破坏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证券日报】
●A股“入富”三年中国资产获配比重不断提升
自2019年6月21日至今,A股被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已满三年。值得关注的是,最新一次的富时罗素季度审核调整已于6月17日盘后生效,当日,北向资金大步进场,净买入91.68亿元。
●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加力提效助力外贸企业轻装前行
今年以来,外贸企业承压,财税、金融等多重政策齐发力,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保订单、稳预期。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让外贸企业拥有满满“获得感”,更好地轻装前行。
●6月份LPR“原地踏步”符合市场预期业界预计三季度存下调时间窗口
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昨日出炉。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数据显示,6月20日,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均维持前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