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万美元到1900万美元 巴菲特慈善午宴的价值哲学
时间:2022-06-21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如果被问到愿意最多花多少钱吃一顿午餐?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如果问是否愿意花16万元吃一顿午餐?大部分的人会选择不愿意。如果再问,是否愿意花19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7亿元吃一顿午餐?或许除了惊讶,更多人会选择反问:为什么?

6月12日,巴菲特慈善午宴于eBay上正式拍卖,起拍价为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这场午宴最终以1900.0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76亿元成交,一名ID以W字母开头S字母结尾的出价者以0.01万美元的优势胜出。

这是巴菲特第21次公开拍卖“午餐券”,也是最后一次。今年8月,巴菲特将年满92岁。或许不论是对巴菲特还是共进午餐的人,吃什么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午餐的价值:巴菲特说了什么,自己向巴菲特说了什么,以及市场看到了什么。

经历了市场的周期、红利的轮替,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人们境遇如何?天价午餐是否能值回票价,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天价的午餐

美国东部时间6月12日周日19时30分,巴菲特慈善午宴拍卖活动在eBay拉开帷幕,到了6月17日,也就是拍卖的最后一天的下午,竞标开始变得激烈异常。

当日上午11时左右,竞标价格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22时29分,W字母开头和J字母开头的两位竞标者开始了最后的角逐,在距离拍卖结束的最后一分钟里,将价格从1360万美元拉至1900万美元,最终以1900.01万美元落槌成交。据eBay官网统计,本次拍卖共计43次竞标,最终成交价远超此前所有纪录。

按照规矩,竞拍者需要通过资格预审,拍卖中标者可以携带最多七位客人在纽约曼哈顿的史密斯与沃伦斯基牛排馆(Smith&Wollensky)与“股神”沃伦·巴菲特共进午餐。

午餐会吃什么,或许竞拍者们并不在意,他们更关心的是,可以聊什么。午餐中,客人可以与股神探讨任何投资话题,但股神接下来会买什么,并不在可讨论的范围内。

慈善午宴的拍卖始于2000年,彼时,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汤普森曾在总部位于旧金山的非营利组织(NGO)格莱德基金会当志愿者。根据基金会的信息,旧金山仍有8000多无家可归的人,该基金会长期为无家可归者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食物、医疗保健等支持服务。

经由苏珊引荐,巴菲特开始拍卖午宴,并将全部所得捐赠给该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助旧金山地区的穷人和无家可归者。

回顾对比来看,第一次午宴的价格称得上“实惠”。

2000年之前,正值互联网公司估值的转折点,因投资传统公司错失科技浪潮的巴菲特处于被质疑的漩涡中。而后,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暴跌1300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重新受到追捧。即便如此,2001年的中标者只花了2万美元左右便获得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2003年后竞拍由线下转至线上,价格也逐渐攀升至百万美元以上。从2万美元到1900万美元,20余年间,“午餐券”涨价了950倍。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19年,巴菲特慈善午餐拍卖活动已筹集超3400万美元。2020年至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巴菲特慈善午餐暂停拍卖。今年最后一次的竞拍金额成功到账后,巴菲特的“慈善午宴”将给格莱德基金会带来累计约5300万美元的捐赠。

那些曾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投资人

如果说巴菲特午餐的意义仅仅是慈善,或许并不完全准确。在公布的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人员名单里,有金融巨鳄,有成功商人,有公司创始人。有的人已经淡出了舞台,有的人却一直在聚光灯下。

其中,不乏同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比如对冲基金半岛资本创始人泰德·惠施勒(TedWeschler),就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次竞得与股神共餐机会,分别花费262.6万美元、262.7万美元,共计525.3万美元。

也正是在2011年,泰德·惠施勒关闭半岛资本,转身加盟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协助掌管约1100亿美元的股票、债券和其他投资,并被认为是巴菲特未来的接班人之一。

2003年,对冲基金绿光资本创始人大卫·埃因霍温(DavidEinhorn)以25万美元竞得“午餐券”,而2002年价格仅为2.5万美元,大卫首次将午餐价格从个位数提升至十位数。

午餐后的第五年,大卫多次对外宣称要做空雷曼兄弟,而事实证明,他“赌”对了。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雷曼兄弟破产。经此一役,大卫声名鹊起,市场传闻他在这一场做空中至少获利超过10亿美元。

至今,大卫仍然活跃于资本市场中。在近日的索恩投资大会(SohnInvestmentConference)上,大卫表示黄金是投资组合中极为重要的资产,自己的基金今年涨超20%就得益于对黄金的投资。他认为,美联储控制通胀的工具有限,未来金价可能将大幅走高。

若说上述两位都是资本市场的“幸运儿”,且受到巴菲特的“点拨”,那总部位于多伦多,为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个人、机构和基金的全球客户管理约6.5亿加元的加拿大沙利达资本(Salida)就不那么“幸运”了。

2009年,Salida资本集团创始人以168万美元入手“午餐券”,试图通过“取经”,寻找扭转基金净值下跌的转机。次年4月,Salida推出新的私募股权基金。然而一切皆是徒劳,2013年,该集团因多个基金亏损清盘,永久退出了资本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