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拟定增募资177亿元投向两大项目。
6月19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了一份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17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印尼华山镍钴公司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广西华友锂业公司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及补充流动资金。
与此同时,公司还发布了一份投资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拓国际与Glaucous合资建设华山镍钴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与TIMGO合资建设前景锂矿Arcadia锂矿开发项目;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华友锂业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
二级市场上,华友钴业股价近期表现强劲,自4月26日的低点启动上涨以来,截至6月17日已累计大涨超70%。17日该股上涨约7%收报91.49元,接近今年2月底的高点,最新市值1453亿元。
拟定增募资177亿元
19日晚间,华友钴业披露了一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不超过34名特定对象。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17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印尼华山镍钴公司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广西华友锂业公司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及补充流动资金。
华友钴业指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中创新航、LG化学、三星SDI、SKI、松下等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宣布扩建产能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根据全球主要锂电池厂商产能规划,到2025年锂电池整体产能将达到4000GWh。
作为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凭借突出的产品优势和研发实力,已经进入到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SKI、亿纬锂能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的核心产业链,产品已开始应用到特斯拉、大众MEB平台、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路虎捷豹等欧美高端电动汽车,同时公司拟与大众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市场地位,为公司未来进一步开拓高端客户奠定坚实基础。
下游客户产能快速扩张所带来的锂电材料市场需求,也对公司供应能力提出了挑战。虽然公司已形成了资源、有色、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逐步构建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产能规模领先,但现有产能规模和供应能力仍无法完全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的快速增长。为把握市场机遇,公司有必要进一步扩大锂电材料产能,与下游头部企业实现更为紧密的结合,卡位龙头车企及锂电池企业的供应链。
此外,随着三元动力电池高镍化的持续推进,镍在电池中的占比逐渐提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及占比亦有大幅增长。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万吨,同比增长183%;高镍三元占全部三元正极材料的比重达到40%。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升级,单车用镍量将持续提升,锂电领域的镍资源需求量亦将大幅增长。
在上述背景下,公司作为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有必要抓住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机遇,在镍资源领域继续深入布局,巩固现有镍资源优势;此外,公司已投产和在建的三元前驱体产能合计32.5万吨,相关原料主要由公司提供,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快速扩容,公司前驱体产能规划将进一步提升,镍原料需求量亦将大幅增长。因镍湿法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公司需要提前布局,进一步提升镍资源环节产能以匹配下游市场及一体化布局不断增长的原料需求。
资料显示,华友钴业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公司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产销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公司也是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产销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处于行业前列。
公司在2021年年报中指出,新能源锂电产业及以5G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和钴镍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所支持的新兴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三元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必备的核心材料,公司所从事的产业前景非常光明,管理层对此非常有信心。公司目前正致力于进一步巩固自身钴行业领先者地位的同时,力争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行业领导者。
公司拟投资三大项目
在发布定增公告同时,华友钴业还发布了一份对外投资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拓国际与Glaucous合资建设华山镍钴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华山镍钴的授权资本为100万美元,其中公司应实缴出资68万美元,持股比例为68%;Glaucous应实缴出资32万美元,持股比例为32%。经初步测算,该项目总投资260,419.1万美元(含全口径流动资金15,715.9万美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4714.8万美元)。
公司表示,本次在印度尼西亚合资建设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有利于保障镍资源的稳定供给,完善和巩固公司产业链布局,契合下游客户对于稳定供应链的迫切需求,同时通过就近获取镍矿进行冶炼降低生产成本,构建成本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