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产能近300GW N型光伏迈入商业化元年成共识
时间:2022-06-17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光伏产业正在向着更高效率的N型技术变革,N型技术的核心是电池,主流的方向包括TOPCon、HJT、IBC等。头部光伏厂商不断突破N型电池效率,上下游也相继推出适配N型的硅片及组件,业内关于N型光伏商业化元年已至的共识正在形成。

N型光伏产能规划方面,据测算,截至今年一季度,宣称布局TOPCon和HJT的产能均己超140GW。目前,TOPCon产能规模最大的是晶科能源,为16GW左右,紧跟其后的有中来股份、捷泰科技等;HJT产能规模最大的是华晟新能源,还包括通威股份、金刚玻璃等。

从近期的组件招标情况看,N型光伏已经崭露头角,中国华能2022年度首批集采项目特意设置了针对N型组件的独立标段,晶澳科技、一道新能源两家企业入围。晶科能源也分别获得了大唐集团、国家电投1GW和550MW的N型组件订单。

N型光伏变革的声势颇为浩大,与此同时,基于P型PERC电池技术的光伏产能依然占据最大份额。各方关注N型对P型取代的进度,从记者采访情况来看,N型光伏份额将逐步提升,在未来2~3年内,PERC技术依然有足够空间;当然,如果N型技术的成本降低超过预期,其对P型光伏的替代进度也将加快。

产业链配套日益完善

5月19日,硅片龙头之一的中环股份首次对N型单晶硅片价格进行公示,同为硅片龙头的隆基绿能,其硅片价格公示停留在5月27日,且为P型硅片。从隆基绿能官网来看,该公司已经可以提供P型、N型两类硅片产品,对P型产品的描述是“成熟工艺、成熟设备、成熟产线”,而对N型产品的描述是“高效产品、产能持续提升”。

中环股份率先公示N型硅片价格风向标意义显著,其一,代表着光伏全行业正在为满足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技术需求做准备,光伏N型时代加速来临。

其二,硅片市场长期维持着双寡头格局,定价权集中在隆基与中环两家公司身上,中环率先发布N型产品报价,也有进一步争取定价权的考虑,从隆基、中环规划的2022年底硅片产能目标看,两者规模上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

就光伏产业链而言,N型技术主要集中在电池环节,光伏电池也是最先向N型转向,连带的是光伏组件。记者注意到,就在中环公示N型硅片价格前一天,晶澳科技发布了旗下首款N型组件产品;5月底,一道新能源也首次公示了N型电池与N型组件的价格。

光伏转向N型还需要上游硅料的支撑,虽然国内厂商已经有能力生产N型硅料,但目前N型硅片所用的硅料主要还是来自进口,国产硅料企业需要加大力度研发N型用料。从这个角度看,N型光伏的生态圈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产业链上下游正在为N型光伏造势。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升级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旋律,N型作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正被越来越多企业和市场所接受。“我们认为,2022年将成为N型技术与高效N型组件的商业化发展元年。”

一道新能源CTO宋登元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从目前光伏电池设备供应链、以及钝化原理可能达到的最高电池效率来看,N型电池中的TOPCon技术是一种最适合光伏产业升级高效电池的技术路线,TOPCon技术元年已经到来。

“N型电池片即将迎来发展窗口期,性价比仍是产业链各方关注的核心。”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部总监王健向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技术还是PERC,但该技术受限于转换效率增长有限,非硅成本与产线设备投资成本下降空间有限,而N型电池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经过产业链多年验证,今年起产能释放即将放量。

晶澳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有PERC电池组件产品依然拥有最优的性价比,公司发布的N型高效电池组件符合市场发展的技术趋势,随着N型电池效率、良率的持续提升以及成本不断降低,N型组件市场占比将逐步提升。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发布的N型组件DeepBlue4.0X采用N型Bycium+钝化接触电池技术,实际上是TOPCon技术的一种。

N型技术路线趋于多元

光伏产业发展追求更低的度电成本,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技术进步获得更高的转换效率,不断降低制造成本。最近两年多时间里,光伏技术迭代的方向一是大硅片,二是N型电池。不过,前期N型电池还不够成熟,大硅片技术扛起了光伏降本的大旗。

N型光伏已具备落地条件,正如王健所说,当下以TOPcon、HJT、HPBC为代表的新型电池片技术迎来发展的窗口期,降本增效、产业链配套协同发展仍然是新技术发展的主旋律。

不过,各种技术路线的N型光伏量产节奏不尽相同,由于多数工序和现有主流的PERC技术可以兼容,TOPCon是进展较快的一种N型路线;市场很早就在关注HJT,虽然其工序简单,但核心环节PECVD、CVD是和之前的制造工序完全不一样的,产能提升速度不如TOPCon。从主流情况看,头部光伏厂商大多拥抱TOPCon,而HJT更受新玩家的青睐。

针对这一情况,晶科能源负责人表示,TOPCon相较PERC技术转化效率更高,双面率、温度系数等各项性能更优;同时,相较HJT、IBC等技术更具性价比,量产工艺更成熟。“N型TOPCon电池理论效率上限更高,较P型有更大的提效降本潜力。”

王健也指出,当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