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薪酬体系变化调查:多公司现行制度与薪酬指引基本一致
时间:2022-06-17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指引》有利于基金公司和行业的长远发展。

6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备受基金业关注。

《指引》主要聚焦于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的规范性、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及其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影响等方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采访了多位基金高管、基金经理和业内研究员,就各方关注的“薪酬水平”“递延支付”“强制跟投”,以及已实施类似政策基金公司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调查。

不直接干预薪酬水平

一家基金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这一次对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的规定还是蛮细的,我们感觉它规定得非常具体,比如有好多比例都写得非常清楚。”

“让我们业界感觉有点小意外的是,《指引》没有直接提到薪酬上限。”上述基金公司高管说。

事实上,落地的《指引》并没有直接干预基金管理公司的薪酬水平,但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应当根据公司财务状况、发展规划、合规与风险管理等实际情况和市场水平,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程序,合理确定和适时调整不同岗位的基本薪酬标准和薪酬结构。

一位基金人士表示,对于行业如何抑制薪酬过高、增长过快,防止少数冒尖情况发生,经过了一两年的酝酿,在酝酿的过程中,很多基金公司参与讨论,大家对明星基金经理过高的收入都觉得是一个问题,所以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认为要进行一些规范,只是此次没有在条文里面写明。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基金公司的规模和业绩依赖个别明星基金经理,它们愿意给出更高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如果限薪也可能会削弱中小基金公司竞争力,人才向头部公司集中。

关注点之一:递延支付

《指引》涉及的薪酬制度影响的主要是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

最受关注问题之一是《指引》对绩效薪酬递延支付等做出的相关规定。

具体来说是,《指引》规定绩效薪酬的递延支付期限、递延支付额度应当与基金份额持有人长期利益、业务风险情况保持一致,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递延支付速度应当不快于等分比例。

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制度适用人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分支机构负责人和核心业务人员。

并且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指引》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增强薪酬管理的约束力。

对于这个问题,一位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3年前公司已实施绩效薪酬的递延支付制度,递延支付期限为3年。

“绩效薪酬支付递延3年,按公司制度,如果离职或提前退休,意味着至少60%没有了。”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据业内人士表示,离职后绩效薪酬递延部分是不是归个人,要看各家公司的制度。

一家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离职后递延部分不一定归个人。”

总体来看,此前基金公司普遍实施了递延支付,只是比例不同,这一制度约束基金经理的跳槽。

除递延支付之外,另一个提高基金经理离职成本的条例是,5月底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涉及“公奔私”,在实施细则中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这意味着基金经理从公募离职,想要发行自己的私募产品,从之前的只需等待3个月,延长到1年。

关注点之二:强制跟投

《指引》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注重发挥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作用,有利于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指引》提出绩效薪酬持基要求,规定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购买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50%;基金经理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3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并应当优先购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实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利益与持有人利益的绑定,更好地激励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

《指引》鼓励基金管理公司采用股权、期权、限制性股权、分红权等与公司长期发展、持有人长期利益相绑定的多样化激励约束措施,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对此,一位第三方平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以往“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基金追求排名,这使得部分基金经理风险偏好偏高,抱团、轮动、追涨行为特别凶,基金波动大,像过山车一样,让基民拿不住基金,基金赚钱,基民也不一定能赚到钱。

“而强制跟投之后,基金经理当年绩效薪酬的30%优先购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把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将会改变基金生态圈,会使基金经理风险偏好降低,更多从基金赚钱或绝对收益的角度去考虑投资问题,与基民风险偏好更匹配。”该人士表示。

有分析师表示,对基金公司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做出指引,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薪酬体制,在制度上将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进一步绑定,提升基金投资者的长期投资获得感。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该公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