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 基建投资马力十足
时间:2022-06-13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随着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地方正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热潮。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仅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集中开工的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都在数千亿元级别。从各地开工项目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涵盖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领域。

专家表示,今年以托底中国经济稳定、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为重点的政府投资将持续加力。随着地方专项债发行高峰的到来,地方基建投资将获得有力支撑。作为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今年全年的基建投资增速预计会达到两位数。

项目建设热潮再起

近期,各地纷纷加快重大项目开工进度,地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5月23日,河北石家庄举行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57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834.3亿元;6月6日,上海临港新片区(南汇新城)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涉及11个项目总投资额约118.7亿元;6月9日,总投资201亿元的10个重点项目在山东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园集中开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全国重大项目当年计划投资超12.5万亿元;20余省份当年计划投资约10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随着政策支持加码及复工复产的不断推进,基建项目开工率出现回升。在财政发力、项目充足和政策扶持等因素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将再度加快。

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看来,在消费疲弱、外需回落的背景下,目前稳增长稳投资的着力点无疑是基建,而适度超前开展基建,尤其是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至关重要。

央地政策持续发力

提振基建投资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对稳经济意义重大。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多次重要会议都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月底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

小微企业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小微企业增信心就是为外贸添活力。据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分公司5年来累计承保小微企业出口285.3亿美元,向小微企业支付赔款合计金额1913.4万美元,支持975家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增信规模76.1亿元人民币,在支持小微企业做好风险管控的同时,通过赔款、融资等强化了企业资金供给。

瞄准企业痛点,创新保险保障

保险姓“保”,涵盖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为复工复产、产业链、物流链等领域设计和丰富产品供给,是保险业纾困市场主体、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当务之急。

5月3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文鼓励财险企业针对经济核心领域开展保险创新,围绕物联网、通信电子、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产业链不断延伸保险服务,积极为芯片制造、汽车生产、货运物流、售后维修等上下游行业提供保险服务,积极发展营业中断险、利润损失险等险种,助力企业复工达产。

北京在稳定经济增长45条措施中也明确提出,鼓励保险机构设立企业疫情险;大力推广普惠性商业健康保险;加快推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保险试点产品落地。

物流是经济运转的“血管”,物流通、经济活,但如何为物流司机、快递小哥等灵活就业人群提供保险保障服务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难题。

为此,众安保险创新推出“灵活工作保”,支持用户按天投保,最高保障额度为50万元。据众安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灵活工作保”的保障期限可以短至一天,按不同天数灵活提供保障。对于2000元以内的理赔金,“灵活工作保”最快1个工作日内到账。

纾困市场主体,创新保险保障,要以企业为本,解决企业痛点难题。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民认为,保险创新要基于保险原理,满足合法性和合规性。此外,保险创新要惠民利企,保单条款、触发条件须措辞谨慎、清晰明了,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保险服务的温度。

扩大有效投资,助推实体经济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约23.54万亿元。稳住经济大盘,盘活保险资金、扩大有效投资是最直接的手段,要充分发挥险资长期投资优势。

险资可以在稳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到,鼓励保险公司等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这意味着,险资作为市场上长期资金的重要供给者,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未来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东吴证券非银团队认为,险资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与投资形式灵活的优势,是助力实体经济的有效手段,通过股权、债权、私募基金等形式直接对接实体经济,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可以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体产业的共赢。

平安资管作为国内头部保险资管公司,一直以来通过发起设立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支持实体经济累计金额已超1.2万亿元,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