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投资策略报告
时间:2022-06-10 00:00:00来自:招商基金字号:T  T

1宏观经济环境

1.1海外市场

5月美股回顾:加息缩表短期钝化,美债收益率短期见顶,5月美股市场呈V型反弹。5月FOMC会议后,市场短期加息预期连续三周下修并短暂企稳,近期加息预期延续下修。从指数表现上来看,5月美股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05%,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微涨0.01%和0.04%,三大股指月内V型反弹,整体颓势较4月有所缓和。加息预期见顶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表现出减速迹象。继1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转负之后,4-5月的高频数据和前瞻性经济指标继续显示美国经济正在进一步放缓。具体来看:(1)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7.5、服务业PMI初值53.5、综合PMI初值53.8,均不及预期和4月数值;(2)5月第二和第三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分别为21.8万人和21万人,升至1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3)美股一季报的爆雷情况和企业对未来的业绩指引愈发悲观。总体上,市场的波动调整本质上是对美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前景的担忧,是担心美联储可能无法在“恰当好处”地控制通胀的同时又不影响经济增长。

6月美股展望:(1)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与3月纪要反复强调控通胀、向市场“明确”紧缩决心不同,联储本次更希望保留未来政策的灵活性——虽然短期将继续如期快速加息,但未来政策或有必要根据供给瓶颈、劳动参与率等因素的变化调整立场;联储或在边际上更多关注经济和劳工市场动能减弱的信号,并对俄乌冲突及中国疫情等外部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更为“顾忌”,可能暂时“不再比市场预期鹰派”。(2)美债实际利率转正,意味着实际融资成本转正,高估值和成长风格的表现将有所承压。(3)盈利层面,高基数叠加整体需求回落,盈利增速或继续趋弱。(4)估值层面,在当前整体货币紧缩和金融条件继续收紧的背景下,估值可能仍将有压力,且这一算不上极端的水平也难以在情绪低迷的时候提供有效支撑。整体来看,在不确定性仍高的背景下,美股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1.2国内市场

国内:主要受疫情影响,5月份经济数据明显走弱。随着疫情影响出清,预计后续经济将有所恢复。货币整体依然维持在合理充裕的区间内。

5月份经济受疫情影响明显走弱。从流动性情况来看,短端货币市场在经历短暂的流动性淤积后,近期回归至正常水平,且依旧维持在合理充裕的区间内。投向实体的信用走弱,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回落。5月份制造业PMI数值有所回升,录得数据49.6%。投资数据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均走弱。另外,受疫情影响,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下滑,录得负值-11.1%。4月份出口数据同样受疫情影响较大,录得增长数据1.92%,较3月份明显下滑。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除,预计6月份经济将明显恢复。

此前受疫情扩散影响、企业信贷需求收缩、留抵退税和央行加速上缴利润等因素影响,资金市场出现流动性淤积,导致4月份DR007不断走低。近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DR007有所回升。整体来看,狭义流动性依然保持在合理充裕的区间内。

从投向实体经济的流动性角度看,代表性指标社融存量走弱,主要因其分项新增信贷受疫情影响走弱,4月底规模存量326.46万亿元,录得同比增长10.2%。社融存量两年年化增速明显走弱。从社融和信贷结构来看,挂钩企业投资的中长期融资,还在持续回落中。

通胀方面,4月份PPI继续回落,录得增长数据8%。考虑到需求整体仍处在回落趋势中,我们判断PPI整体仍将继续回落。CPI继续小幅抬升,但仍保持在正常区间内。

2大类资产观点

2.1A股市场

5月A股回顾:“吃饭”行情,阶段性反弹。反弹原因主要在于:(1)在极低的估值水平,进一步杀估值的动能较低,意味着抛压减小;(2)上海进入复工复产阶段,供应链修正的预期边际改善;(3)一季报业绩已经披露完毕,市场对二季度业绩预期已经处于相对低的水平。

6月A股展望:“吃饭”行情进入下半场,仓位结构的切换是重点。本轮“吃饭”行情与基本面并无直接的联系,更多来自于对前期可预期风险认识的修正(比如疫情影响、美债利率、政策空间等)。A股市场在反弹之后,对风险认识的修正尤其是政策是否聚焦“稳增长”的预期已经从分歧走向了一致,但对政策效果的分歧还很大。可以看到本轮反弹行情中,融资融券交易者的参与意愿极低,前期反弹强势的品种开始走弱,这表明“吃饭”行情已经进入下半场,6月中上旬后,需求判断或会重新主导行情走势。

2.2债券市场

2022年5月,债券市场走强,各期限利率信用品种收益率均下行。资金宽松,R007平均利率下行。国股存单6M和1年期收益率较4月末有明显回落。5月债市短端品种表现好于长端,信用表现好于利率。

市场展望:5月债市运行再度跟随了宽松的资金面,并反映了偏弱的经济基本面。理财需求恢复,信用债再度出现结构性资产荒,资金涌入中短信用债,部分较弱主体的信用利差有所压窄。短期看我们认为债市需谨慎,尤其中短端品种继续走强的空间或较为有限。短期看,疫后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