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查斌仪:
打好赋能“组合拳”助力资本市场“江苏板块”做优做强
1.近年来,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未来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高端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还将有哪些计划?
近日,江苏资本市场迎来“600+”时代,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查斌仪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解析江苏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描绘江苏资本市场的未来蓝图。
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获得了哪些“江苏经验”?
查斌仪:江苏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部署要求,紧扣“强富美高”新江苏总目标,积极抢抓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重大机遇,着力实施“江苏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计划”,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推进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江苏资本市场保持提速发展、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的良好局面,为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提供了较好支撑。
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培育专项行动”,围绕推动上市后备企业“量质齐升”,加强系统谋划,强化工作合力,突出抓好企业上市前、中、后期关键环节的服务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企业业绩和上市进程的影响,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江苏证监局和省有关部门共同建立资本市场发展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强化资本市场重大事项决策协调,及时研究解决资本市场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加大培育服务。建立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状况、行业属性等因素,做好入库企业分类管理,实施梯队式培育服务,推动入库企业稳步发展壮大。目前,全省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入库企业820家,其中重点培育的第一梯队企业331家、高新技术企业685家。在省、市、县(市、区)层面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对企业上市给予分阶段奖补资金。省级层面对在主板上市农业龙头企业最高奖励300万元,对科创板上市企业最高奖励200万元。
三是强化规范管理。建立企业上市直通车服务机制,采取“线上云服务”“线下点对点”等形式,妥善解决企业上市中面临的历史沿革、财务规范、资产权属等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进程障碍。
四是强化外部合力。深化与沪深京证券交易所合作,分别建立了上交所江苏企业上市培育基地、深交所江苏创新创业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和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北交所江苏服务基地,为江苏企业规范改制、路演宣传、投融资对接、辅导上市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提升全省资本市场发展质量水平。
2.江苏在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查斌仪:近年来,江苏按照“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上市企业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引导和推动上市公司聚焦实业主业发展,借助资本市场做大体量、增强体能,着力提升规范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营发展质效。
一是鼓励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主业。组织各地加强上市公司指导服务,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上市公司围绕产业发展深耕细作,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力度。2021年,江苏A股上市公司营收合计3.12万亿元,增速15.56%,较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高出2.76个百分点。
二是支持上市公司增强资本实力。引导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需求,进行股权、债权、股债结合融资安排,增强资金实力和应对风险能力,加强资金合理使用,避免过度多元化投资。2018年以来,江苏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以及发行可转债、可交换债方式开展再融资452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三是引导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主业和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开展境内外投资并购和产业整合,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和强链补链延链,增强龙头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严防并购重组中“高估值、高承诺、高商誉”情形,遏制盲目跨界重组和“忽悠式”重组。2018年以来,江苏省上市公司实施完成并购重组超过1500家次,涉及金额3600多亿元。
3.近年来,在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重大风险方面江苏采取了哪些措施?
查斌仪:近年来,江苏稳步推进“上市公司规范发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上市公司规范发展和风险防控治理,积极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上市公司重点领域风险得到较好防控化解。
一是加强上市公司内控规范治理。发挥监管利剑作用,开展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典型案例宣讲,强化上市公司“三分开、两独立”,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促进“三会一层”有效履职。对于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问题多发地区,督促地方政府强化约束引导,依法采取适当的限制性措施。
二是稳妥推动股票质押风险缓释。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江苏证监局会同相关地区、部门,对高比例股票质押上市公司开展常态化风险研判,做到摸清风险底数,加强信息汇总共享,稳妥实施风险化解举措。截至5月30日,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