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公司是全球汽车发动机减振器细分领域龙头,减振器产品优势卓越,竞争力较强。公司以减振器为核心产品,积极向周边领域发展,不断拓宽产品种类,具备农机、游艇、新能源车等专用和通用机械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并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规模有望实现高速扩张。
2、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国际领先的二级或三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AAM集团、VC集团、岱高集团,2019~2021年外销占比分别达86.33%、84.07%、76.66%。外销订单稳定、回款快,为公司带来稳定持续的业绩增长。同时,公司瞄准国内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机遇,拓展国内市场,有望掌握更多增量。
3、公司业绩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ROE超越同行将为股东带来理想收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25.14%;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56.62%。2019~2021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56%、10.27%、14.22%,同期可比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68%、7.64%、8.40%。随着汽车产业链复苏,公司有望享受行业红利。募投项目为轻量化产品及精密传动锻件产能建设,公司产能未来持续爬坡,利润增长有望持续。
4、产品技术、供应链均有比较优势。2019~2021年,东利机械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4.78%、29.17%、31.29%,可比公司平均销售毛
率为28.19%、24.78%、24.74%。各项财务数据超过可比公司,夯实公司基本面。2019~2021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69、0.67、0.78,可比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均值为0.53、0.51、0.59;同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7.83%、36.18%、31.58%,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31.59%、35.02%、42%。
保定市东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东利机械,证券代码:301298.SZ)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精密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企业。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二十多年,形成了以汽车发动机减振器零部件为核心的成熟产品体系。基于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上的优势,公司还积极探索全新领域,努力扩展品类,目前已在高端石油管道零部件、农机零部件、游艇发动机零部件领域有所建树,产品种类高达800多种。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公司开始生产新能源车变速箱齿轮零件,逐步实现由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转型,未来有望享受新能源车行业红利并将新能源业务打造为公司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
定位中高端汽车零部件
逐步加深市场拓展
汽车零部件是东利机械总营业收入中占比最大的业务板块,2021年营收占比达到92.95%。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减振器核心零部件,涵盖飞轮环、皮带轮、轮毂、惯性轮,以及可广泛用于汽车底盘与传动系统的平衡轴、差速器组件、质量块、支架等精密汽车零部件。
东利机械2021年减振器零部件销售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6.3%,行业地位显著。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为8015万辆。东利机械2021年共计销售发动机减振器零部件1525万件,按一辆乘用车配置3个减振器零部件计算,可配备约508万辆乘用车。
基于在汽车精密零部件制造的经验、技术积淀,东利机械横向拓展了石油阀门零部件业务、游艇及轮船精密零部件、铁路零部件、发电机零部件、农机零部件、医疗器械零部件、电梯零部件等系列。公司本身在生产工艺、材料技术及检验技术方面均有较高的行业水准,又形成了产品工艺研发、模具设计、毛坯铸造、机械加工、电泳涂装、产品装配包装及配送能力一体化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
过去,东利机械专攻汽车发动机减振器零部件的研发生产,相关产品持续向全球“高精尖”方向发展。叠加主要定位于中高端汽车零部件的产品,覆盖高端整车企业,公司有望成为行业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公司下游客户主要涵盖AAM集团、VC集团、岱高集团等全球知名零部件厂商,以及长城汽车等国内整车企业。终端产品直接导入高端车品牌,如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法拉利、宾利等。
公司与国际客户AAM集团、VC集团拥有深度良好的合作关系,2019年公司荣获AAM集团“2019年度杰出供应商奖”,并且连续5年被评为A级供应商。同时,公司自2012年以来一直是VC集团的战略供应商,2021年供货量占VC集团需求的8.13%。2019~2021年,公司客户前五名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为95.51%、92.77%、86.61%。虽然公司市场集中较高,但是客户均为国际大型零部件供应商,信誉好、财务回款压力小;同时行业技术水平和准入门槛较高,能提供更好的行业壁垒。
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外销实现3.64亿元,同比增长12.97%;内销实现1.11亿元,同比增长81.52%。公司成立东利德国、东利美国等子公司,实现海外营销,疫情前成绩亮丽。虽然受疫情影响,国际客户推迟或减少订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公司为了减少宏观因素及海外市场因素的影响,在维系原有客户基础之上,积极开拓国内新客户。一方面,公司继续以欧洲市场为核心,积极开发美国、日韩、国内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客户,加强对全球市场的覆盖面,凭借产品技术的领先,公司打造出良好的口碑,在国际市场上继续保持竞争力,从而保证海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