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将至,券商的2022届应届生招聘工作也进入了收尾阶段。整体来看,受访券商普遍表示今年校招规模相比往年有所扩大,未出现公司主动撤岗、解约现象,还有部分券商明确表示“未设置录取比例,考核通过的学生应录尽录”。此外,东方证券、国泰君安等上海地区的券商还在原计划的校招规模上,为上海高校毕业生新增了额外的招聘名额。
行至6月,券商针对2023届毕业生的暑期实习招聘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投行、研究所、财富管理、资管等业务部门仍求贤若渴,有券商明确表示“今年暑期实习整体招聘规模将有所扩大”,还有券商宣布暑期实习将全程线上举行。
未设置录取比例
考察通过应录尽录
目前,多数券商2022届应届生的招聘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公司已向拟录用的2022届毕业生发出正式录用通知书,并持续做好就业协议签订工作,未出现公司主动撤岗、解约现象,保证学生岗位有效性。”东方证券人力部门表示。
据中泰证券人力部门介绍,公司对2022届应届生的招录计划为500余人,其中总部200余人,分支机构300余人,实际已批准录用500余人,目前2022届学生已进入毕业季,学生们正陆续准备签订合同中。“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青年人才自主培养,鼓励学生选择公司,未设置录取比例,考察通过的学生应录尽录。”该部门相关人士说。
“了解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多重压力,国海证券保持了与去年同期持平的应届毕业生招聘量,为支持金融行业稳定就业贡献力量。”国海证券相关负责人说。
在上海地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券商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在原有的招聘规模上有所扩招。
据东方证券介绍,今年4月以来,公司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扩增岗位,涉及研究类、交易类、销售类、科技类等,为上海高校学生提供面试及实习机会,目前考察仍在持续进行中。“部分已毕业学生已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上岗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毕业时间,预计全部入职工作将于2022年9月前完成。”东方证券人力相关负责人说。
国泰君安也在今年5月上旬官宣,将在已完成2022届校园招聘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启动6类岗位扩招工作,计划定向招聘100名上海高校的2022届毕业生。招聘岗位涉及集团总部科技类、营运类、上海“五大新城”分支机构相关岗位,最终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将在年内入职。
毕业生求职热门
投行投研仍是首选
从券商2022届应届生招聘情况来看,券商对于投行、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研究所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仍较大;而从学生们的求职意向来看,投行与投研仍是热门求职方向。
据光大证券介绍,针对2022届应届生,公司招聘的重点主要分布在债务融资总部、投资银行总部、研究所、金融科技开发部等部门。
“应聘学生投递投行业务、投研业务等热门方向较为集中。与往年相比,今年招聘的应届生更多具有复合教育背景,券商相关实习经验丰富等特点。应届生都是‘95后’,个性也普遍更加坦诚直接,更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光大证券人力相关人士表示。
中泰证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招聘的应届生在择业过程中受疫情影响,实习锻炼、招聘信息触达情况趋向线上化,学生对于应聘单位、行业情况的了解不够充分,职业规划存在不清晰点,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意向岗位数也在变多。
据介绍,在中泰证券今年录取的500多名应届生中,总部投行、金融科技、分支机构财富管理条线等招聘需求最大;在区域上,人才需求主要布局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地区,这几个重点区域招聘人才占比在70%以上。
据国海证券介绍,公司在2021年大力打造一流研究所,今年研究所将应届生招聘作为重中之重,是国海应届生接收量最大的部门,大部分需要集中在上海,其次是深圳、北京和南宁。
总部在安徽的国元证券则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根据业务需要,公司总部部门中,投行总部招聘校招人员较多,“与往年相比,今年招聘的校招生中,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需求不是太大,应聘人员对以上地区的简历投递量较往年有所下降;海外人员回国发展的数量则较往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且回国人员也愿意在二三线城市(例如合肥)就业发展。”
“今年公司招聘的大部分岗位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年限,校招需求人数并不是太多。截至2月末,收到校招应聘简历600余份。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笔试延期至5月28日开展,实到100余人参加笔试,目前笔试成绩尚在批改中。”国元证券相关负责人说。
暑期实习启幕
研究所成为主战场
针对2023届毕业生的暑期实习招聘,券商的应对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包括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安信证券、东方证券、中泰证券、国海证券等券商均在近期推出了暑期实习生招聘计划,涵盖投行、投研、财富管理、资管等方向,并有券商明确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暑期实习整体招聘规模将有所扩大”。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券商推出了暑期实习计划。比如,国海证券今年提前启动了暑期实习生计划,而往年该券商的招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