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ESG指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投资和评估企业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分析和投资的决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企业的财务信息,也要重视ESG非财务信息。考虑ESG因素的投资也叫负责任投资,具有受托人责任,旨在推动公司把社会环境等要求融入到企业业务中去,降低风险,实现价值创造,产生长期回报。本系列主要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国内外ESG相关的政策和热点进行跟踪和梳理,为长期投资的方向和方法论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
海外ESG热点政策及事件回顾:五月下旬,欧美加速能源绿色转型。一方面,欧盟于本月中旬发布REPowerEU计划,计划从节约能源、能源供应多样化并加快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三方面着手,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另一方面,七国集团能源、气候和环境部长会议上,七国集团部长首次承诺,到2035年实现基本“零碳”供电的目标,在2022年年底前结束对化石燃料的补贴,交通部门应在2030年实现“高度”脱碳。此外,德国和美国还在此期间达成能源和气候伙伴关系,双方将成立四个专家工作组负责不同领域的长期合作,包括海上风能、氢能源、无温室气体排放的交通运输以及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合作。
在ESG信息披露方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两项新提案,加强对ESG基金的监管。一项新提案要求ESG基金根据所采用的ESG策略类型进行相应的披露等,另一项针对基金“名称规则”的新提案,则提出进一步扩大该规则的适用范围,要求与ESG相关的基金名称必须遵守至少80%的基金资金需要投资于符合ESG投资政策的资产的规定,并且如果ESG因素并非基金投资决策中最重要因素的,则不可冠名ESG相关术语。
国内ESG热点政策及事件回顾: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方面,(1)习主席在《求是》杂志上发文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决不允许再次发生大面积“拉闸限电”这类重大事件。(2)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有序推动双碳工作,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将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作为重点任务。(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明确对新污染物治理的全流程管控。(5)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对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21项具体举措,旨在实现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气候变化方面,(1)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气候资源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2)五月下旬,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率团访欧,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此期间与美国、欧盟、德国、瑞士、埃及、马拉维等多国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进行会谈,围绕气候政策行动、双多边气候合作、《公约》缔约方大会(COP)等议题开展交流。
ESG信息披露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机制,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风险提示
一、国内外ESG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二、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