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拟筹划取得山航集团控制权 行业重组有望突破
时间:2022-05-31 00:00:00来自:国信证券字号:T  T

事项:

公司公告:中国国航整筹划取得山航集团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并进而取得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代码:200152.SZ山航B)的控制权。本次筹划事项不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国信交运观点:

1)中型航空公司重整出现重大突破,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自疫情以来,各航司陷入亏损泥潭,但由于过往十年的经营利润积淀,2020-2021年除海航系公司外,我国其余大中型航司并未出现显著整合,行业集中度未发生显著变化。时至2022年,一季度疫情扰动下各航司再度亏损,二季度上海等地疫情发酵,部分中小航司经营极度困难,行业整合蓄势待发。国航筹划控股山航,中型航司整合率先突破,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2)山航航线网络质量及盈利能力较国航尚有差距,期待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提升收益品质:2021年山航机队规模为134架,全部为B737机型。2022年夏秋航季航班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厦门、烟台,主要航线有青岛-上海、济南-大连、济南-厦门等,以二线城市对飞为主。相比于国航,山航不论在航网质量及历史盈利能力上均尚有差距,期待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提升航线收益品质。

3)行业大逻辑不变,看好全面放开后供需反转,继续推荐民航业及公司,维持“买入”评级短期各地散发疫情消退,国内需求逐步复苏,且国际线航班量有望稍有恢复,航空基本面边际改善。未来常态化核酸制度推进提高需求稳定性,情绪偏乐观。长期看,我们终将见到民航业再度绽放。当前民航的核心痛点在于需求被疫情持续压制,我们无法判断防疫政策何时会发生变动,但如有朝一日选择放开,民航需求有望迅猛恢复。

2011-2019年民航运输飞机数量年化增速10.1%,而在经营压力较大的2020-2021年,各航司显著降低运力引进,民航运输飞机增速仅分别为2.2%、3.8%。2022年,从各航司机队引进规划看,如不考虑B737MAX复飞,年内飞机引进数量仅为3.6%,如疫情持续,实际引进速度可能进一步压低。

连续的运力低增长为供需反转创造先决条件,且当前票价改革持续推进,核心公商务干线经济舱全价票天花板被不断推高,同样为未来供需反转后的运价积攒弹性。我们认为如有朝一日需求恢复,民航运价向上弹性大,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我们继续看好疫情影响消退后民航供需反转的大方向,在连续低运力引进,票价改革,历史高客座率的共振刺激下,民航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荐板块性反转机会及复苏后公司业绩表现,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公司公告

中国国航整筹划取得山航集团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并进而取得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代码:

200152.SZ山航B)的控制权。本次筹划事项不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本次重整前,国航股份直接持有山航股份22.8%的股权,并持有山航集团49.41%的股权,山航集团持有山航股份42%的股权

国信交运观点:

1)中型航空公司重整出现重大突破,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自疫情以来,民航客运复苏一波三折,民航业陷入亏损泥潭。民航局数据显示,2020年航空公司亏损794.5亿,2021年续亏670.9亿,但由于过往十年的经营利润积淀,2020-2021年除海航系公司外,我国其余大中型航司并未出现显著整合,行业集中度未发生显著变化。

时至2022年,一季度疫情扰动下各航司再度亏损,二季度上海等地疫情发酵,部分中小航司经营极度困难,行业整合蓄势待发。国航筹划控股山航,中型航司整合率先突破,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2)山航航线网络质量及盈利能力较国航尚有差距,期待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提升收益品质:2021年山航机队规模为134架,全部为B737机型。2019年公司旅客周转量376.5亿,市占率为3.22%,其中国内航线旅客周转量占比92.13%,国际航线占比6.63%,地区航线占比1.24%。

国内航线方面,2022年夏秋航季航班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厦门、烟台,主要航线有青岛-上海、济南-大连、济南-厦门等,其中一线对飞、一线飞二线、一线飞三线、二线对飞、二线飞三线、三线对飞航班量占比分别为0.5%、19.0%、7.9%、25.6%、33.6%、13.5%(一线机场定义为2019年疫情前旅客吞吐量前十大机场、二线机场定义为排名十一至三十位机场,其余定义为三线机场)。国际航线方面,2019年夏秋航季公司主要国际地区航线为国内二线城市飞柬埔寨,泰国、日韩等亚洲航线。

2019年公司客公里收益0.485元,相比于国航0.534元的水平偏低,净利润率1.90%,低于国航4.71%的水平。由此可见,山航不论在航网质量及历史盈利能力上相比国航均尚有差距,期待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提升航线收益品质。

投资建议:

短期各地散发疫情消退,国内需求逐步复苏,且国际线航班量有望稍有恢复,航空基本面边际改善。未来常态化核酸制度推进提高需求稳定性,情绪偏乐观。长期看,我们终将见到民航业再度绽放。当前民航的核心痛点在于需求被疫情持续压制,我们无法判断防疫政策何时会发生变动,但如有朝一日选择放开,民航需求有望迅猛恢复。

2011-2019年民航运输飞机数量年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