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涉及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财政金融政策等举措,旨在锚定至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这是一个令人备受鼓舞的方案!在这个政策制定过程中,我有幸三次参与其中评审及论证等工作。总体来说,新政策给新能源发展大幅留白了。以后风光资源的开发、建设、运营,以及资本、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就可以得到顺利突破。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影响深远的政策。”风电及光伏产业链龙头公司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5月30日晚如此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政策力挺新能源发展确实很有必要。近年来,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飞速成长,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并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的发展新阶段。作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光伏行业在“向阳而生”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自身健康有序发展之路。
如果说“滚滚而来”是光伏行业的大势所趋,那么“不进则退”,则是洪流中企业的真实写照。
头部企业积极“垒高城墙”;二、三线厂商伺机“弯道超车”;“跨界选手”意图“分一杯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一季度,光伏产业链上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大制造环节的拟扩产规模分别达到62万吨、72.5GW、66.8GW和68.5GW(不含远期规划),各环节皆呈现快速扩张趋势。
狂飙突进的背后,并非毫无方向的“大水漫灌”。动辄百亿的投资规模,构建起业内巨头的一体化版图;“双碳”背景下的行业前景,引来“天外飞仙”的下场竞逐;日新月异的技术路线,则指向行业格局的变革方向。
整合:上下游抢滩
垂直一体化,几乎成了当下每家光伏链上企业的“心之所向”。而“拥硅为王”的导向,则让“向上游去”成为整个光伏产业的“步之所趋”。
以硅料环节为例,可谓新老势力齐聚,群星璀璨。一开年,硅料巨头大全能源即抛出百亿定增,加码多晶硅。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在新疆石河子和内蒙古包头分别运营10.5万吨和10万吨多晶硅产能,进一步挖深“护城河”。
圈内的企业加紧筑高壁垒,圈外的忙着攻城略地。更多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出于提升供应链稳定性的考量,纷纷将触角伸向上游多晶硅料端。
如单晶硅业务做得如火如荼的上机数控,于今年2月宣布,拟投资118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以保障自身原料供应。
去年业绩“很受伤”的中来股份,也表示要把原料“捏”在自己手上,欲斥资140亿元,在山西太原投建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就连一直坚持产业协作的中环股份,也在近期踏出了纵向整合的探索步伐。4月7日,公司与TCL宣布,将在内蒙投资206亿元,建设项目包括12万吨高纯多晶硅、国家级硅材料研发中心等。对此,有行业研究员笑言:“如今光伏这一行,没人逃得过把产业链抻长。”
另一头,硅片端的扩产声势亦不遑多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拉晶、切片、硅片等环节的扩产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投资额的七成。
硅片产能的“守擂台”,主要由“老将”隆基绿能(原名隆基股份)与晶科能源联袂打响。3月13日晚间,隆基绿能放出大招,拟投资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预计投资额76亿元。仅一周后,晶科能源公告,拟投资100亿元在西宁规划建设30GW单晶拉棒光伏产业项目,以提升自身垂直一体化能力。
另辟蹊径,光伏“新势力”双良节能日前开始推进包头单晶硅二期项目,希望借力大尺寸硅片实现“突围”。虽然入局时间不长,但斩获订单不菲,自2021年以来,公司签订的硅片、硅棒长单金额已达779亿元。
与上游的“疯狂”相比,电池和组件环节则相对“冷静”得多,且以业内龙头企业平衡产业链缺口为主。
卡位:外来者入局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公布新建、拟建多晶硅项目的新进企业约16家,规划产能预计超过170万吨/年。
看似无比“内卷”,实则汹涌澎湃的光伏行业,也“席卷”了更多产业资本涌入。
175亿元“砸向”多晶硅,“双硅龙头”合盛硅业的霸气出击,源自一份“光伏梦”。受益于下游需求端的强劲反弹,公司在扩张主营产品工业硅、有机硅产能的基础上,拟新建20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拓展产业版图。
今年2月,总投资228亿元的吉利科技“硅谷”项目在湖北襄阳开工。目前,项目首期2000吨多晶硅已顺利投产。预计全部建成后,“吉利硅谷”将具备6N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制造能力,生产规模达每年5万吨,实现产值100亿元左右。
宝丰集团的“胃口”更大,从硅料完整覆盖至电站,剑指光伏全产业链。2月25日,宝丰与酒泉市签订合作协议,总体规划建设35万吨/年工业硅、30万吨/年多晶硅、50GW拉晶切片、30GW电池组件生产装置,以及配套15GW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电站。
“跨界而来”的还有清电能源。公司今年3月宣布,正在新疆哈密市打造光伏硅基示范产业园。整体规划为年产40万吨工业硅、20万吨多晶硅、60GW单晶硅拉棒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