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汽车企业进军PE(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的动作频频。
日前,广汽集团召开董事会,通过了子公司广汽资本设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议案。同时,集团还计划向广汽资本增资3亿元,用于设立该产业基金。
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汽集团也公告,为深化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领域的布局,公司拟向青岛上汽创新升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追加认缴出资75亿元。
资金雄厚的传统车企纷纷搞起了产业投资,新造车企业也不甘示弱。2022年以来,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集体在VC圈集结,纷纷成立了投资公司,并设立VC基金。
梳理车企的投资布局,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多数车企的投资均是围绕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展开,也有不少车企将投资版图扩张至能源、科技等领域。这其中,新能源、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芯片等细分板块,是最火热的方向。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当前汽车行业处于大变革阶段,市场格局、企业份额随时会重新洗牌,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企业都危机感十足,加大对外投资,有利于强化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布局,分其风险。未来,车企入局PE、VC圈的趋势会越来越强。
抢占新赛道机遇
2022年是车企集中进军PE、VC投资圈的大年。
1月,长安汽车公告,拟认缴出资3亿元,与中国长安、南方资产、两山产业、安和资本共同投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据了解,该基金将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核心前瞻领域进行投资,兼顾动力电池、底盘电控等领域。
对于设立此基金的目的,长安汽车表示,可以助力公司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延伸产业链,以服务公司产业发展和改革创新。
今年4月,广汽集团旗下的资本运营及投融资平台——广汽资本与越秀产业基金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发起设立广祺越秀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5月,广汽集团向子公司广汽资本增资3亿元,以支持上述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
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汽集团公告,公司拟向青岛上汽创新升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追加认缴出资75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该基金聚焦的投资领域为汽车产业链及其相关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智能网联、共享化、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方向。基金追加认缴出资后的出资总额为135.50亿元,其中上汽集团认缴出资135亿元,持有其99.63%份额。
而在亿华通、芯擎科技、清陶能源、速腾聚创、松元电子等公司的背后,也可以追溯到一汽集团和北汽产投的身影。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覆盖了锂电池、氢能源、芯片、激光雷达等领域,几乎涵盖了目前汽车产业内最热门的赛道。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手握重金的大型汽车集团集体进军PE、VC圈,包括一汽集团、东风公司、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在内的车企,均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投资部署。
以广汽资本为例,过去几年间,其在汽车“新四化”领域的投资约占整体投资额85%。其中,芯片及智能网联领域、新能源电池领域投资金额各占约50%,投资项目累计56个。
一汽产业基金投资经理卢超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车企入局投资圈,首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技术的先进性,优先抢占新赛道。
“目前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所需要的技术已不同于车企原有的技术体系,车企通过自主研发和资本投资等多种方式共同推进,有利于车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可对前瞻赛道进行提前布局。”卢超认为,车企通过产投结合的模式,对供应链企业进行投资,既可促进被投企业发展,也可通过产业合作获得资本市场溢价的收益。
梳理国内主流汽车集团2021年报,多家车企投资收益取得增长。其中,上汽集团2021年投资收益272亿元,同比增长30%;广汽集团2021年投资收益118亿元,同比增长19%。
业内人士判断,车企通过投资的方式获得收益上的增长并非核心目的。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变革期,除了新能源汽车,未来还有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氢能源等领域需要车企投入布局。对于企业而言,进行广泛的汽车类科技公司投资,可以降低自身技术被淘汰的风险,甚至能够为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提供出口。
事实上,通过投资的方式对前瞻技术进行布局,不仅是传统车企所青睐的方式,也是新造车企业特别看重的途径。
今年3月,理想汽车成立了重庆车之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等。公开信息显示,在成立这家公司之前,理想汽车并未以创投基金的方式展开投资。但从2017年开始,理想汽车就通过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了多家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涵盖出行、新能源、科技等领域。
同样较早在VC圈大展拳脚的还有蔚来,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由蔚来、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共同设立了蔚来资本,该公司定位于市场化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