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方面33项措施!稳经济出大招了,这次是一套政策“组合拳”。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财政及相关政策
再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
会议决定,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降费约2.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主要内容,全年退税约1.5万亿元。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针对当前国内疫情和国际俄乌冲突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特殊形势下,国家在迅速摸底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要困境的基础上,果断采取以就业为先导、以稳定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减免缓退税费、加快投资进度规模、稳定外贸出口、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等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
此次会议明确,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
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是此前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一揽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政策。据测算,上述缓缴费款政策可以为企业和个人增加800多亿元的现金流。
“继续加大助企纾困稳定市场主体政策力度,加快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税进度,继续有针对性地延缓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社保费缓缴期限,除了加大五大特困行业税费政策优惠力度,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将最大限度缓解企业税费资金占压,为企业释放更多资金空间。”张依群介绍。
张依群预计,未来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有望覆盖稳就业、稳外贸、稳物价的一些企业,还有煤炭、电力、新能源行业等。
会议提出,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加大扩岗补助等支持。各地要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费、房租等支持。
据悉,出台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政策,是支持疫情严重地区的企业稳岗留工的一项应急性、阶段性举措。这项政策重在救急救困、稳岗稳企,失业保险基金备付期限2年以上统筹地区都要实施,2年以下但又有突发疫情的统筹地区,各省可以充分利用省级调剂金,最大限度落实此项政策。
政策工具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
新增1万亿元以上
会议提到,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
张依群认为,上述举措,一是要求加快专项债使用,使基建等领域建设提速;二是要把新基建作为投资重点,未来有望形成对传统基建的替代;三是放宽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增强专项债投资效益。
他分析称,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1万亿元,充分运用财政杠杆作用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融资贷款能力,以实现保市场主体、保粮食生产、保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能力活力,帮助困难企业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渡过当前困难时期和关键阶段。
“此前国家融资再担保基金已获批可参与股权投资,而再担保合作业务增加额度,可使担保基金更多投向高科技企业股权,按照全面注册制的指引,推动更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巨丰投顾资深投资顾问郑楠认为。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于201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府性融资担保重要手段,国家融资担保基金2021年全年完成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7542亿元,累计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达1.46万亿元,服务各类市场主体118万户,合作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82。
金融政策
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
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
关于金融政策,会议提出,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推进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此次国常会对于金融政策的安排非常恰当和及时,而且发力精准。主要针对的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居民,从而发挥稳定市场主体、加快经济复苏的作用。
明明表示,4月份以来,从宏观数据、金融数据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疫情扰动,居民收入下降,一些小微主体、居民偿还贷款出现困难。此次国常会提出,对于这部分群体要支持银行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从而缓解小微主体和居民的偿债压力。
会议要求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称,工具扩容主要是为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而出台增量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受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