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失速 内外机构调仓策略迥异
时间:2022-05-23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字号:T  T

从政策转向到弱于预期的业绩出炉,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戴维斯双杀。最新公布的季度业绩,反映出市场所担心的部分状况,尤其不少大厂裁员增效以应对明显的业绩下滑,坐实了杀估值背后的内在压力。

内外资金对互联网公司的判断仍有不少分歧。3月16日港股大涨,内资持仓以此为关键转折点,此后不少港股获得增持进入加仓通道。外资在一季度内整体没有调转方向。不过,一季度港股市场风格转换、尤其是3月16日前的那一轮快速急跌中,不管内外资、投机或价值资金均有趁机抄底。且4月以来,外资加仓机构显著增多。

腾讯裁员增效

港股第一市值权重腾讯控股,业绩不及预期。

5月18日,腾讯发布了2022财年一季度业绩,营收1354亿元,上市来首次出现单季度营收环比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超50%,连续3个季度下滑。细拆各项业务,这一坐拥中国社交网络第一交椅的巨头已经需要面临各类不同的增长挑战。

多年高速增长、占据最核心业务的国内游戏开始出现下滑。尽管国际游戏业务维持增长,但国内游戏营收同比下滑1%,手游业务更下跌4%。政策方面,影响新业务的版号审批已经重启,但腾讯自身也没有抱有特别的信心:其首席战略官认为获批游戏总量仍会少于2018年以前。

社交网络在数据上保持了快速增长。截至一季末,微信及海外版两者的合并用户数达到12.9亿,较一年前增加3.8%,反映了疫情下健康码等刚性需求带来的增长,且随着本地化场景增多,小程序日活用户突破5亿。不过互联网增量红利已消耗殆尽。目前,微信用户总数已经接近中国人口总数,几乎吃尽未来的渗透率,持续增长空间实在有限。同时,在字节跳动的猛烈攻势之下,互联网用户的时间却被短视频应用快速占领。

广告和互联网金融受到了周期和短时因素冲击。一季度广告市场持续低迷,快速消费品、电子商务及旅游等行业的广告主大幅缩减广告支出,营收同比下降18%。互联网金融作为腾讯近年着力发展的业务,最新季同比增速从去年47%下滑至10%。

近期市场更是爆出腾讯正进行新一轮裁员。此轮裁员不仅涉及此前的云业务及内容等多个事业群,更包括了游戏、广告等核心业务部门,侧面显现出腾讯降低成本、提升业绩的压力。多家券商机构在业绩公布后调低了公司目标价。

内外资金分歧大

相较于2021年2月历史高点,目前腾讯股价已经腰斩,价格回落至2020年初水平。腾讯认为公司股价已属超跌,并开展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回购维护价格。今年公司共实行回购25次,动用64亿港元买入1610万股,回购价格区间自357港元自475港元,回购额列所有港股第一。公司股价自3月16日单日大涨23%后,仍于区间弱势震荡。4月以来,公司加大了单次回购金额,从此前2亿港元增加至3亿。

机构对腾讯股价的判断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观察:一是港股通持仓,更多反映了国内资金尤其机构对于腾讯的认可。自从2021年2月,腾讯控股创下747港元(前复权)的历史高点后,港股通的持仓还在不断走高,持仓占比以自由流通股本计算从7%升到11%,增持一直持续到当年6月,当时股价已显疲态。2021年7月以来的一波持续下跌反映了市场的担心,持仓比率也降至9%左右,当时对应的股价约440港元。

不过,国内机构自此开启做多模式,港股通持仓比率整体处于上升通道。尤其是今年3月,随着腾讯股价快速下行,持仓比率很快从9%提升1个百分点,多少反映了资金“抄底”的判断。而目前腾讯在350港元左右价格徘徊,港股通的持仓比率已升过11%,与股价去年位于历史高点时相差无几。最新业绩公布后,港股通持仓反而有少量增持。

另一个观察维度则是美股ADR的持仓,由于该份额持仓按美股披露13F的要求需要定期披露,可窥见国际机构的价值判断。以一季度数据观察,海外机构持仓整体略减0.2%,做多与做空皆存。

内资稳持小米

业绩同样下滑的还有以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为卖点的小米。全球经济下行,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1%,国内市场手机出货更暴跌近30%。受大环境影响,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减少11%至458亿元人民币,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减22%。

关系小米手机未来发展,推动手机高端化进展之下,一季度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增长14%至1189元,但毛利却由12.9%降至9.9%。这一看似矛盾的数据,小米解释因促销减价。从出货量来看,定价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机仍只占其出货1成左右。近一年华为被迫退出高端手机市场,让出的份额主要由苹果手机吃掉,小米等厂商受益程度有限。

小米手机主业外的另两大板块仍有增长。互联网及智能家电业务增长6.8%至195亿元,由小米平板5带动的新增销售及智能大家电销量增加带来。互联网服务下的广告业务增加8%至71亿元,境外服务收入推动显著。只是这两块业务占比较小,还不足以支撑主体。例如,米家仍为国内智能家居第一品牌,发力较早,但智能家居相关营收占比从未超过三成。

多方面因素叠加,小米公司的股价也正经历上市以来最长一轮下跌。小米集团自2018年在香港上市以来,被寄予希望的股价却快速破发、一路下跌,直到2020年疫情爆发后才迎来一波小高潮,股价一路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