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工作推进会着力提升固链补链强链塑链能力;商务部:美方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符合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根本利益;多笔信用保护工具落地上交所探索民企融资增信新路径;宁德时代获得欧洲经济委员会新法规下全球首张准入证书法规适用于电动车辆电气安全要求;俄央行:自5月20日起取消除美元和欧元外的现金外汇销售限制;印尼将从5月23日起解除棕榈油出口禁令;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热门中概股大幅上涨。
一、宏观
【国资委】国资委19日召开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要强化科学谋划,结合企业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把准方向重点,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品、技术清单,聚焦重点发力、务求实效。强化锻长补短,重塑产业优势,不断增强关键产品和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政策清单,完善分类监管和差异化支持措施,推进链长建设与考核激励、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人才保障等现行政策制度有机衔接,进一步支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产业专家等发挥积极作用,营造深入推进链长建设的良好氛围。
【国资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国资监管数字化智能化,促进中央企业和各类企业进一步提升采购交易效率和水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5月18日,“全国企业采购交易寻源询价系统”在国资委官方网站正式上线。
【发改委】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调度平衡,确保全国能源供应平稳有序。目前,全国煤炭产量持续高位稳定运行,煤炭价格稳步回落;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5亿吨以上,处于较高水平;电力供应平稳有序;主要油气企业成品油库存保持高位运行,天然气管存、罐存均处在高位水平,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得到良好保障。
【财政部】据财政部网站5月19日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梳理发现,自4月1日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以来,已有12家上市公司公告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约10.14亿元。其中2家公司到账资金均超过2亿元。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1日至5月16日,共有9796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企业账户。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在天津、吉林、上海等九省(市)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信息化建设、举报处理、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公平竞争指数四项试点,进一步创新公平竞争审查实施机制,提升审查质量效能,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优化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商务部】商务部今天5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到4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5899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38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5.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3338亿元,执行额2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和10.9%。
【商务部】在今天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问,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当地时间周三表示,她主张取消部分对华惩罚性关税。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在当前高通胀形势下,美方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符合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
二、股市
【证监会】证监会核准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新股。
【地方证监局】财联社记者从有关人士处获悉,已有地方证监局下发通知,要求辖区内基金公司在5月底前报送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落实方案,方案要求基金公司明确薪酬考核指标、权重、结构、周期的相关安排;明确有关薪酬递延、薪酬支付方式及经济问责的相关安排等。通知中明确提到,要抑制薪酬过高,增长过快;同时明确要求基金公司避免“一刀切”,要防止少数冒尖情况发生,同时不让高收入群体受到冲击。
【证监会】证监会公告,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科创板】科创板上市委公告,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5月26日上会。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得益于收益稳定的特征,成立之后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也水涨船高。最新数据显示,首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已经达到近300亿元,而产品成立时的总规模仅有152亿元,半年之内产品规模涨近一倍。自去年12月份首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立时算起,该类创新型基金产品面世已满5个月。近日,平安基金发布公告称,平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七天持有期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100亿元的募集上限,触发末日比例配售机制,认购配售比例仅为55.51%。在新基金发行举步维艰的2022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已成为业内罕见的爆款产品。
【上交所】近期,民营企业利用信用保护工具债券融资渐成气候。晶科科技、重庆龙湖、新希望保理等民企成功发行信用债,为当前破解民企“融资难”带来一股新风。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