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纾困进行时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2-05-19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5月18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健康发展有关情况。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强,地区经济才会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发布会上表示,新一轮疫情对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账款难收、融资难求、人流物流难畅通,接下来将全力以赴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健康发展,突出做好缓解融资难回款难、推动降成本扩需求、加强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4月份,中小制造业PMI降至收缩区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3个月下滑,一系列经济指标均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正遭受着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小微企业现在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成本压力、需求压力和应收账款拖欠压力。4月份原材料、物流、用工等各个方面的成本均有上浮,导致末端生产企业利润下降和下游订单减少,规模越小的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疲软和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更大。

因中小企业数量占据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其生产经营情况也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负责人汤魏巍表示,中小企业中,尤其是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同时,近十年来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每增长1%,就能够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3%。

徐晓兰表示,接下来将突出做好“1+4+1”系列重点工作。其中,第一个“1”就是落实落细助企纾困一系列举措。

去年11月,《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等一系列中小企业长短政策组合拳出台。针对今年以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5月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

“在原有纾困举措进一步延续执行的同时,又从多个维度提出了一些实招和硬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广度和深度。”徐晓兰表示,《若干措施》从加大资金支持方面、缓解融资难回款难、推动降成本扩需求、加强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在的措施。

孙文凯认为,各部门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是逐渐提高的,各类救助工具包十分丰富,尤其是在减税降费政策的数量上有明显优势,当务之急是加紧落实现已出台的政策,从而精准地在成本对冲、需求不足等重点问题上给企业以帮助。

徐晓兰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将推动压实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卡点”,最重要的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力争“该免的免到位、应减的减到位、能缓的缓到位”,帮助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流安全

针对中小微企业目前关注的解决应收账款拖欠和资金周转问题,徐晓兰表示,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通知,要组织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工程、货物、服务所形成的账款拖欠,5月底前,各地区、各部门要完成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加大集中化解力度。对于无分歧欠款,要发现一起清偿一起,如果确有还款困难的,6月底前必须要提出明确的还款计划和还款方式。

孙文凯分析,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产业链中可能会发生核心企业挤占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现象,造成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及时清欠能够以较少金融资源增量投入而较大范围缓解企业经营困难,需要加大督促力度。同时,应该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展订单、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毛红军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银保监会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重点从“扩增量”“稳存量”“强保障”三方面入手。

在“扩增量”方面,指导国有大型银行保持信贷投放力度,要求今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在“稳存量”方面,合理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现抽贷、断贷。在“强保障”方面,支持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和保险需求,丰富保险产品供给。

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同比增速21.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6个百分点,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余额4476.21亿元,不良率是2.18%,较年初持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如果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得不到保障,就可能会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因此也在信贷结构上进行了优化,不仅适度调整了还款安排,也推动了国有大型银行贷款的进一步下沉,通过与减税降费、应收账款清欠等措施形成合力,将有效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关键中小微企业纳入“白名单”

目前受疫情影响较重的长三角地区,也是众多中小制造业的集聚地,不少中小企业还处在等待和申请复工的阶段。

5月17日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