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 美国经济尚在复苏轨道 货币紧缩短期内不会导致衰退
时间:2022-05-1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通胀是长期还是短期?俄乌局势如何进一步加大全球通胀压力?美联储加息的溢出效应对新兴市场有何影响?

当地时间5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受美联储加息、美债收益率快速攀升、美元指数大幅走强等多因素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近期均出现较大贬值。

美国通胀压力持续。上周三,美国公布4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8.3%,前值8.5%,市场预期8.1%。当地时间5月4日,为应对通胀,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这也是自2000年以来,美联储一次性加息幅度首次达到50个基点。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通胀是长期还是短期?俄乌局势如何进一步加大全球通胀压力?美联储加息的溢出效应对新兴市场有何影响?围绕这些问题,近日,南方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鄂志寰。

国际金融动荡风险增加

南方财经:美联储正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来说有什么影响?

鄂志寰: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和速度反映了美国通胀压力快速上升的事实,我们预计美国通胀仍然很难在今明两年回落至2%,美联储将持续现有的加息步伐并将美元利率推高到中性利率水平以上,货币政策取向从宽松转向紧缩。

关于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目前作为观察美国经济核心指标的劳动力市场仍然稳健。4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继续超过40万人,失业率持平。若维持当前速度,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有望在3个月内修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他指标,包括PMI、零售销售和耐用品订单数据也显示美国经济由于加息影响增速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未来需要密切关注PMI、非农就业等前瞻性和同步性指标的变化。

美国经济尚在复苏轨道,短期尚未看到经济停滞的迹象。本次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尽管幅度是20年来最大,但其实际利率水平仍处于历史性低点。同时,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规模已接近9万亿美元,较疫情前约4.15万亿美元增加约115%,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升至38.3%,较2014年底高位超出15个百分点,此外,美国企业和家庭的财务状况保持良好状态,经济衰退的风险仍然可控。

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5.7%,2021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在大量补库存的支持下,按季年率及按年分别大幅增长6.9%及5.5%,私人消费及商业投资分别按年增长6.9%及6.6%,政府开支则仅增长0.1%。2022年一季度,美国经济有所放缓,主要与四季度大量补库存,以及进口续超出口所拖累,疫情和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尚未对经济扩张构成显著影响。4月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分别较3月略为回落2.6及3.3至55.1及54.7,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更从2月进一步回落3.4至59.4。

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步伐,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步伐,但短期内不会导致经济陷入衰退。从就业市场表现看,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仍然强劲。3月失业率略为回落至3.6%,仅略高于疫情前3.5%的低位,过去6个月新增非农职位数目平均达60万,工资维持较快增长。因此,即使部分劳工指标尚未返回疫情前水平,但就业市场已接近充分就业水平。过去三个月的平均每月职位增加数目为56.1万个,非农就业总人数较疫情前的水平仅差158万个,已十分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劳动参与率于3月份上升至62.4%,虽然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这部分反映了人口老龄化及退休人群的影响。

南方财经:如何看待美国加息预期的溢出效应,国际金融市场是否会因此面临大幅调整,这对于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意味着什么呢?

鄂志寰:长期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主要看国内经济数据,完全不考虑其国际溢出效应。目前美国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PCE上调到4.3%,未来两年通胀水平将显著超过目标区间,核心通胀率亦呈现同样的趋势。通胀压力上行是加息的重要基础。市场亦担心通胀与经济停滞叠加,增加滞胀的风险。从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看,失业率今年年底会达到3.5%,接近充分就业,可能形成薪金上升加剧通胀压力的新循环。因此,通胀和就业这两个主要指标都支持美联储进一步加快宽松政策退出的进程。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可能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动荡。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对于外部资本有比较强的依赖性,随着外资预设基准利率的上调,其资本配置可能出现相应的调整。而一些经济体由于自身流动性仍然充裕,短期内调高利率的诱因有限,从而出现新兴市场利率调整滞后于美国利率调整的时间差,蕴含一定的市场动荡风险。

全球通胀越来越具有长期性特点

南方财经:春季年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2年全球增长预测下调0.8%至3.6%,并预测世界经济整体通胀水平将大幅提高。你认为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鄂志寰:美国加息、俄乌局势和全球疫情的演化是目前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因素。

在俄乌冲突暴发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从2021年5.9%下调到4.4%,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