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大中华区吴晓颖: 中国生物医药投资是否已见顶?
时间:2022-05-1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医疗健康行业一直属于“黄金赛道”,在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特别是2015年启动药政改革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已迈入快速发展期,新药上市和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容量也在稳步上升。

不过,在高速发展之际,面对急剧变化的中国医疗改革大环境,中国生物医药融资步伐放缓,一二级市场表现持续低迷。特别是在药品主战场,随着传统营销模式面临挑战;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之下,无数创新药企逐步登上国际舞台,而背后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让降价后的新药好药惠及患者的同时,不少企业重磅产品业绩下滑的窘况也成为现实。

如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生物医药投资是否已见顶?未来五年投资前景如何?对此,安永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吴晓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中国医药行业而言,普药市场也好,现在治疗领域比较热门的PD-1市场也罢,其实都会面临客户比较广泛,但竞争和价格压力都较大的情况。

“此外,我们认为,当下中国本土创新药企面临机会也存在风险。这也要求企业需要对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投入进行综合考量,我们建议,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的阶段,考虑不同的产品管线(pipeline),资产的组合,可选的合作伙伴,吸引合作伙伴所需的能力,以及在整个行业里可获取的资源有哪些,有选择地进行投资。”吴晓颖说道,在商业化渠道布局方面,我们认为数字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可以借此来实现更多的客户触达。

资本市场投资行为放缓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在生物医药方面,我国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疫苗等领域已有长足的发展。同时,产业创新持续活跃,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

另据IQVIA统计,自2015年国家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医药创新政策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港股18A上市新规及2019年上交所科创板的推出使得生物医药投资退出渠道极大丰富,快速推高了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的投资热情。较2017年,2021年生物医药整体融资额(一级市场+IPO)增长近3.5倍。

在谈及当下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情况时,吴晓颖介绍,从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与国内医疗健康融资事件的数量和融资额来讲,医疗健康产业依然是资本重点关注的一个赛道。同时,随着去年下半年二级市场对于过热的医疗健康公司一轮价值的调整,叠加到近期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国内的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等新情况,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确实明显放缓。具体而言,从全球范围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的医疗健康的一级市场一共约发生了256起融资事件,融资事件同比有小幅上升,融资总额为历史第二高,大约有155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历史的高峰同比下降了约29%。

“我们认为生物医药领域仍然是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一个重点。”吴晓颖说,从生物医药的IPO规模来看,2021年中国大陆有57家生物医药公司IPO上市,募集的资金约843亿元。2022年时,我们认为生物医药融资依然是非常活跃,但是相对而言更趋于理性,融资的规模应该会低于去年,而那些技术壁垒比较高的优质企业,仍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从宏观层面来看,生物医药板块一直在创新高,我国的创新药IND、NDA等数量持续地增长,生物医药板块仍然是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在热门的赛道持续进行发力,各个细分板块内在增长的逻辑一直是没有变的。但是在2021年也有一些生物医药企业遭遇了IPO开盘即破发的情况。

“2022年,生物医药行业仍然将面对Me-too新药在国内的窗口期变得越来越短,或是部分明星生物药创新企业产品商业化能力弱,导致了它的造血能力不强。另外还有PD-1的泡沫还没有消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在这个领域里的投资人会变得比以前更加谨慎。”吴晓颖强调,“作为一家国际化的生物医药企业,需要对整条价值链的能力进行评估和构建,而欧美市场的新药研发体系,包括监管的要求、临床的资源以及后续商业化的模式,在欧美资本市场持续地融资,这些内容对于绝大部分的国内企业来讲,其实都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以市场增长点破局困境

在“水大鱼大”的中国医药大变革时代,本土创新企业要想保持医药创新的持久活力,真正提高中国医药创新的含金量、实现原创性突破,需要做好全局性的战略部署。毕竟,市场的扩张布局离不开多方的支持,特别是在整体医药行业发展高速迭代的情况下,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应该选择合适的道路,才能更好地避免中国市场的“内卷”。

“对于这样的企业而言,其实做数字化产品的推广,除了看效果之外,同样也需要去考虑投入产出比。目前,一些外资药企都在不断地尝试做数字化的创新中心,在中国的市场上,我们知道他们正在孵化一些大型的数字化项目,主要是通过与外部的数字化供应商合作来打造多样的数字化工具,促进和客户的沟通,实现对于客户精准的标签管理和全渠道的协同管理,进而来实现有效的数字化营销,但是这些举措的效果还是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