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如何看待反弹的持续性?近期市场主线为超跌反弹,主要在兑现我们强调的“第一阶段”信号(疫后物流、生产恢复预期)。历史来看,市场底部的超跌反弹通常持续半个月到一个半月不等,当前已至中段。市场仍处估值性价比极佳区域,仍建议保持乐观。
2.从反弹到趋势反转,需要什么信号?“一阶段信号”看反弹,“二阶段信号”看反转。我们认为当前“第二阶段信号”仍不明朗,需待信用(基建+地产)、社融数据好转。
周度交流:3000点后,如何看待反弹行情的持续性?
4月金融数据反映了哪些A股值得关注的问题?
4月金融数据反映出本轮疫情影响与2020年明显不同,呈现出居民“储蓄意愿在提升”,企业“未来预期差+现金流吃紧”,财政“正在加速落地”的特点。1)居民“储蓄意愿在提升”。M0同比增速11.4%,创2014年以来新高,【静止状态+预防性需求提升】推升了居民储蓄意愿。2)企业“未来预期弱+现金流吃紧”。票据融资裂口拉大,或反映企业现金流情况继续恶化,“贴现换钱”续现金流的需求大幅提升。3)积极信号来自“剩余流动性”大幅上升,表征金融市场并不缺流动性,是2016年以来最高读数。
较弱的信用数据和预期下,近期市场为何反弹?反弹持续性如何?
近期市场反弹逻辑主要在交易我们强调的“第一阶段信号”(疫后复工复产),因而表现出显著的超跌反弹特征。后续市场主要矛盾仍“在内不在外”,核心关注信用修复的兑现。
1)我们跟投资者强调,海外频频扰动下,切勿“乱花渐欲迷人眼”。美债、汇率、加息等问题并非国内市场主要矛盾,这也解释了为何“俄乌冲突”后国内外资本市场表现迥异。
2)当下国内核心矛盾是“疫情影响下对信用和经济风险的极度担忧”,要破局需看到【两阶段信号落地】。第一阶段信号是疫情对物流和开工的影响缓解,这对市场风险偏好企稳有帮助。第二阶段信号是【宽财政,信贷和社融超预期】,这一信号对趋势持续性更重要。
3)过去半个月市场正在pricein第一阶段信号,物流、开工率等数据反映复工复产进行时。但第二阶段信号(更重要的信号),目前仍需等待,我们认为季度层面,可以更积极。
4)关于短期反弹的持续性,本周我们在正文中作了重点讨论。市场底部反弹行情可分为两阶段:超跌反弹普涨阶段和分化补涨阶段。其中前者(当前状态)多持续0.5-1.5个月。
因而4月底反弹以来已行程过半。后续重点关注信用(基建+地产)、社融数据的兑现。
结构上应该如何调整和布局?
风格上,短期偏成长,中期仍均衡。由于前期受损,短期成长弹性仍大。行业四条线索:
1)新旧动能并举下的稳增长,关注地产建筑和数字经济;2)部分通胀链,关注农产品链及油气链;3)消费品中量价韧性,关注化妆品及酒;4)利润逐季抬升,关注军工。
行业配置:短期关注“稳增长”新旧动能组合
短期视角,关注“稳增长”新旧动能组合。旧动能领域,把握地产边际纠偏之下地产和银行的风险提示
1、疫情传播或病毒变异超预期;
2、近期地缘政治问题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