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市场反弹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保持耐心伺机而动,低位布局稳增长
时间:2022-05-09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中信证券:内外压制高峰已过,A股中期修复行情临近,布局四大主线

中信证券认为,国内疫情高点已过,外部压力逐步缓解,复工复产循序渐进,支持政策落地提速,市场极端悲观情绪已充分释放,预计5月将开启持续数月的中期修复行情。首先,本轮国内疫情改善趋势明确,上海疫情持续稳步好转,复工复产循序渐进;在政治局会议全面定调后,政策进入加速落地期,预计4月国内宏观数据年内筑底后,在5月将出现边际改善。其次,美联储极致紧缩预期基本落地,后续超预期紧缩概率低,人民币贬值主因是经济预期走弱,贬值压力最大的窗口已过。最后,市场极端悲观情绪充分释放后,盈利预期,指数估值,机构仓位都已充分下修,对负面因素反应钝化,对积极信号更为敏感,A股中期修复行情临近。

配置上,建议继续积极布局现代化基建、地产、复工复产和消费修复四大主线。全年维度,建议围绕现代化基建以及地产布局,基建领域重点关注低估值建筑龙头、电网、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地产领域重点关注优质开发商、物管和建材。季度维度,建议积极增配复工复产的相关行业,重点关注智能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光伏风电设备等。月度维度,建议聚焦消费修复相关的航空、酒店、免税、食饮、百货商超,预计在规模性疫情消退、市场主体纾困和消费刺激等一揽子政策下,这些行业也将迎来阶段性恢复。

海通证券:年风格特征更像2012年,成长有望阶段性占优

海通证券表示,A股3-5年一次风格大切换,盈利相对趋势是决定性变量,利率与风格相关性弱。19年开始的成长大风格背景是信息技术和能源变革驱动的产业升级,类似10-15年智能手机普及驱动的移动互联浪潮。

今年类似12年,是大风格周期中的阶段性再平衡,全年价值略占优,接下来,成长也有望阶段性占优。目前而言,受益于基建、地产等传统板块的稳增长政策发力,今年价值风格的收益已经较为明显,而综合超额收益、估值、政策、业绩四个维度来分析,我们认为类似2012年,今年成长也有望阶段性占优。

华泰证券:三大因素改善,向下半年的修复行情做挖掘和布局

上周A股两个交易日的表现截然相反,华泰证券认为周五A股的弱势主要归因于外盘剧烈波动对市场情绪的干扰。疫情缓和、政策底继续夯实、美联储加息与缩表时间落地的背景下,A股市场预期最悲观的阶段正在过去。支撑A股反弹的三大因素在上周均有进一步改善/落地,(1)上海疫情减压;2)政策相比3月有六点边际变化;3)5月5日美联储加息将落地。)建议继续向下半年行情做挖掘和布局,维持观点:中报A股业绩有望见底,三季报、年报或逐季回升,Q4可博弈美联储政策边际变化。

配置上,重点挖掘当期财报变化+远期需求确定性高+长线资金加仓三条逻辑均指向的中游制造等。1)固定资产周转率仍在上升,ROE主要受净利率压制,但单季毛利率有触底回升、后续变动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的中游制造:专用机械、通用设备、电气设备、电源设备、国防军工、摩托车、农化、其他化学制品、发电及电网、石油化工等;2)现金流好、降债目标基本完成的上游企业的资本开支方向,具备远期需求确定性,大概率在设备升级、能源转型、循环经济;3)长线资金如险资、国家队等Q1加仓了中游制造。另外,在A股业绩底出现之前,继续关注政策发力的基建和地产;PPI与CPI剪刀差转向之下,继续关注农业股、食品饮料。

国泰君安证券:莫对进攻执着,市场底部形成并非在朝夕之间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市场底部形成并非在朝夕之间。上证指数点位的PE估值和PB估值已与2019年1月2440和2020年3月2660持平,部分投资者认为股票市场已反应悲观预期故而能够高歌猛进。但是,近期的股票市场投资者并没有因为估值低位而对负面信息反应钝化,相反波动率高企表明当前市场仍需要更多的时间磨底。投资者往往忽略的一点在于,估值在时间维度上简单比较的前提,需要宏观预期模式的稳定。而当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预期仍然需要非常高的补偿,俄乌局势的复杂性、海外货币政策紧缩的压力以及病毒变异的不可预测性。同时,我们还看到新的周期性因素的变化,全球贸易活动开始放缓,国内居民与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减弱,地产和地方政府信用扩表面临约束。加之缺乏增量资金,对于基本面或是风险预期的博弈难度非常高,因此我们仍建议投资者等待更好的时机,尤其是信用路径的明确。

投资机会在低风险特征的股票:低估值、有业绩、业绩确定。但是,稳增长发力点和力度已与过去不同,股票选择上更应关注龙头份额优势,而非尾部弹性。推荐:1)稳定现金流:煤炭、石化、银行;2)公共投资确定性:建筑、电力电网、风光电;3)困境反转,核心关注供给侧深度优化:生猪、白酒与酒店,Q2关注消费建材、钢铁。

中金公司:A股情绪“磨底”中,稳增长主线仍有阶段配置价值

中金公司表示,当前内外部环境仍有较多不确定性,市场估值已经明显调整、情绪已经进入“磨底”状态,已经具备中线价值,后续需要耐心等待积极的催化因素。结构上,认为低估值“稳增长”领域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建议综合关注海外增长、通胀和政策等宏观因素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