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续2年多。2020年时,全球央行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流动性的宽松和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使得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此后随着疫情稳定,债市收益率回复到疫情前的中枢水平。
去年底至今年初央行连续两次降息,多次降准,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状态,债券收益率呈现震荡下行的特征。总体来看,自2019年的“牛陡”行情后,近两年债券市场一直处于“牛平”震荡行情中,但实际收益率连年下行,进入低利率时期。
以往我们习惯于以较低的风险偏好获取稳定的票息回报,如今收益率的不断降低,对投资人的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点在短端表现得更为明显。
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状态,令短端收益率不断走低。考虑到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都在收窄,为了增厚一点收益,大家争相提高交易频率,希望通过增加交易频次来增厚收益,或者通过提高杠杆来获取更多息差,这导致债市波动幅度加大。
作为基金经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新的投资方式,以跟上不断变化的市场。但投资者也需要逐步适应低利率环境,是选择更低回报的低风险产品还是增加风险偏好去追逐略高一些的收益,值得大家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