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1.市场监管总局:多措并举确保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量足价稳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市场运行受到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个别时段和地域商品价格有所波动等多重压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门类齐全、庞大规模市场主体具有丰富的生产供应能力,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都是阶段性的、暂时的。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确保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量足价稳。密切关注当前市场运行新情况新问题,全力维护价格秩序、促进保供稳价。加强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和重点领域价格监管,密切跟踪能源、化肥、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走势,协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原材料保供稳价专项机制。持续推进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交通物流场所、企业等价格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秩序,防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向民生消费领域传导。
2.央行:将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发文称,我国已形成一套适合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体系,人民银行在总量性政策框架下灵活运用了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需要动态调整支持重点,对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和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还将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促进解决疫情防控中的痛点难点。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不断总结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体系,把握好结构性货币工具投放流动性总量,兼顾服务普惠金融的长期目标和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实施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共同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增长动能,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稳增长目标。
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目标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市政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促进城镇体系完善、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
4.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近日召集重点煤炭和电力企业、行业协会、市场资讯机构和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召开专题会议,研判煤炭价格形势,研究加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会议强调,按照有关要求,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会议明确,对于港口下水煤、坑口煤以外其他形式销售煤炭的,可扣除相关流通环节合理费用后折算为对应港口价或出矿价,并以此判断是否超过价格合理区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密切关注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变化,加强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保障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发现价格超出合理区间时,将立即进行提醒约谈,必要时通过调查、通报等手段,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对于存在涉嫌哄抬价格行为的,将移送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5.中基协:推动构建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制度环境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在防风险、守底线方面,要提升优胜劣汰、进出有序的治理效能,强化全链条风险预警,推进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加大风险处置,严肃投资纪律,维护行业秩序;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资产管理机构治理体系,推动构建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制度环境,围绕投资者能力建设,深化投资者教育。
6.上交所修订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提升主板信息披露服务水平
上交所5月7日消息,为提升主板信息披露服务水平,提升公告格式的简明性、清晰性和友好性,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上交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公告格式》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7.四部门: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