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涨跌有时候就像做梦一样,基金经理在指数轮回中再迎“艰难时刻”。
在从2007年2月上证指数首次突破3000点,到最近一次的5月6日重回3000点。单从沪指来讲,市场仿佛进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循环,15年如大梦一场,重回开端。对于历经多轮牛熊循环的基金经理,重回3000点意味着什么,是真的将迎来遍地黄金,抑或现实中净值回撤带来的集体焦虑?就此,证券时报记者本期走近一批身经百战的优秀基金经理,看看他们如何面对当下的艰难时刻?
“3000点位置很踏实”
2022年5月6日,上证指数收盘3001.56点,盘中一度跌至2992.72点,日跌幅2.16%。
这一天,曾在公募基金行业打出个人流量的明星基金经理R,给交易员下了买入软件行业股票的指令,R说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因素,看好国产替代的机会。R曾获得基金业绩排名冠军,在几年前的知名度可与今日的张坤、葛兰平分秋色。
“现在3000点的位置,要淡定一些,我们觉得这个位置很踏实,后面有机会。”R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市场连续上涨后积累了太多的筹码,公募基金以及各类其他机构资金过度扎堆某些赛道后,市场就存在调整的需求。
R说,指数跌到了3000点,投资者的预期已经差到极点,短期内反而比较安全。但R也认为,目前影响市场的各种信息变化太快,同时存在许多之前未曾想象到的信息,也能较大程度影响市场走势,因此“先不看太长,走一步看一步,短期市场位置还是可以的”。
往下跌的空间还有没有?R觉得短期内风险不大,“该买还是要敢于下手买”,3000点位置已经“十分珍贵”,随着每一轮市场底部逐步抬高,现在3000点的“底部”,有点类似7年前的“珍贵筹码”,而当时低迷的指数,正恰恰刺激了R与其他一批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创业。
在2014年10月1日到2014年12月30日,这短短的三个月内,证券时报记者至少获得了4位公募明星基金大佬的离职传闻,而事后也得到全部印证,在当时红极一时的R就是其中一位。上述4位公募基金大佬离职创业的点位,集中分布在2500点到3200点之间。4位离职的知名公募人士中,除了当时声名鹊起的R,在2014年底提出离职的另外3位基金大佬,包括当时的景顺长城基金研究总监唐咸德、招商基金前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吕一凡,以及当时担任景顺长城基金投资总监的王鹏辉。
“现在对行情其实不是很关注,底部买入的东西就先放着,最近在看历史书,我觉得以史为鉴吧。”R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对投资充满兴趣的职业投资者,当然会对市场的底部非常敏感,但看对了底部后能不能抓住市场机会,在底部公转私后能否成就新的事业,要看个人能力。
基金经理如何应对焦虑?
不仅是R,对于众多久经沙场的基金经理来说,3000点的位置都可以说是弥足珍贵。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历经多轮牛熊的基金经理,面对指数重回3000点后,难免也会五味杂陈。
“这是我做基金经理后,第3次经历A股失守3000点。”平安基金神爱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20年之后,曾以为A股可能彻底站稳3000之上了,但总有各种想不到的因素出现,不仅事前很难准确预测,也左右不了。
今年以来市场杀跌,让这位明星基金经理为持有人的损失而倍感压力。他坦言,由于今年A股市场的快速杀跌,以及无法预料的乌克兰局势,导致基金净值回撤过快,给持有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他最近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最近可能是我从业以来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神爱前说。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赵晓东也在采访中表示,“说实话,有一些焦虑,但主要不是排名的焦虑,而是担心持有人可能承受不了这样的波动,持有体验不好的焦虑。”
他表示,自己家庭的资产相当大的部分都投资在自己的基金上,此次下跌也并没有赎回,所以对于市场波动和净值下跌,他和基民感同身受,也一直在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比如有些股票是否在深度研究上还是不够,商业模式没有看清楚,估值上没有权衡好短期和中期的节奏。
长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陈良栋回忆,他2011年进入长城基金,沪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3000点以下,他正式开始管理基金也是在熊市,没过多久沪指就跌破了3000点。
陈良栋总结认为,对基金经理的心态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做投资是从宏观、行业、个股基本面、估值等方面综合考虑,不会特别关注某个点位,唯一的问题是会在交易层面造成比较大的信心打压。“现在市场比较悲观,有不同类型的交易资金在情绪影响下持续卖出,确实会对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压力。”陈良栋表示。
“今年的状况让我们对长期投资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尤其在世界走向更多变化的阶段,行业或者个股会不断遭受外部因素的冲击,而这些因素又是不可测的。”诺德基金经理谢屹补充道,越是外部不确定,越是应该用长期的维度去考量,这样才能在遭受短期不确定性冲击时不至于被迫卖出,或者上升时再追入。
相比点位股票性价比更重要
正如上述多位基金经理所述,市场变幻莫测且充满不确定性,当市场重回3000点,除了点位还应该关注什么?这或许是摆在基金经理们面前的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