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2021年实现收入213.43亿元(同比+137.99%),实现归母净利润82.12亿元(同比+484.74%),22Q1实现营收63.90亿元(同比+92.57%),实现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124.74%)。
规模优势不断加大,主营产品量价齐升:公司是全球工业硅行业龙头,能够同时生产工业硅及有机硅产品,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2021年随着所处工业硅及有机硅行业供应端整体持续紧张,需求端强势反弹带动下,公司各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市占率不断提升,工业硅方面:2021年公司受益于技术突破,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从2020年的67.8%升至100.1%,为公司业绩提升做出贡献,2022年公司工业硅业务继续发力,根据公告,22Q1产量同比+8.89%,销量同比+38.57%,工业硅业务实现营收30.17亿元,同比+114.14%;有机硅方面:2021年随着石河子有机硅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有机硅产能提升至93万吨/年,在有机硅行业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逐步复苏而面临较大需求的背景下充分受益,分产品来看,价格方面22Q1公司有机硅产品110生胶、107胶、混炼胶、环体硅氧烷、气相法白炭黑平均售价分别较去年同期+41.6%、+39.5%、+42.9%、+39.9%、+77.0%;产量分别较去年同期+10.6%、+100.8%、+82.9%、+17.2%、+90.1%,连同公司工业硅业务共同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提供有效助力。
龙头受益行业景气,产业链下游延伸持续推进:当前我国持续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带动工业硅下游多晶硅行业快速发展,此外在各下游终端产品面临较强出口需求、新市场应用场景不断拓宽的背景下,工业硅另一大下游有机硅行业景气持续上行,为工业硅行业带来较大需求利好,而供给端来看,在“双碳”背景下工业硅作为高污染、高耗能产品,整体开工大概率受到一定约束,供需双侧利好有望带动工业硅行业景气提升,公司作为工业硅及有机硅行业龙头有望受益。未来公司规模优势有望持续提升,根据公告,2021年开始建设的“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预计于22Q2投产,“新疆合盛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也预计于22Q4投产,共涉及工业硅产能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约40万吨/年,此外公司“云南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80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60万吨型煤加工生产(一期)”也将于22Q4正式投产,为云南二期项目奠定坚实基础。公司持续向下游光伏领域延伸,根据公告,“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已于2022年开工建设,此外公司已开始布局光伏玻璃领域,2022年4月29日将召开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分两期)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项目听证会,项目共涉及9600吨/日光伏玻璃产能,计划于2023年6月点火,未来随着在建及拟建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有望在加强规模优势的同时向光伏下游领域持续延伸,未来进一步加强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有望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形成较强助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5.7亿元、95.2亿元、101.2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