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稳汇率”对冲贬值压力央行首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人民币连续快速下挫之后,稳汇率的信号出现了。4月25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据记者了解,这是人民银行至今唯一一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积极的市场因素不容忽视
受悲观情绪扰动,A股市场昨日大幅下挫,作为重要“心理关口”的沪指3000点告破。而就在市场为悲观和恐慌的迷雾所笼罩、一些投资者不知何去何从之时,研究机构提示了一组“路标”,即应以中期视角寻找“大概率”积极因素:疫情将得到改善是第一大概率的事件、稳增长还会加码也是大概率事件、当前市场大概率处在中期底部区间……机构普遍认为,随着负面因子与积极因素的此消彼长,股市将逐步企稳并重回轨道。
●证监会、银保监会:抓紧出台制度规则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举行《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林晓征、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二级巡视员王宏鹤介绍了监管部门下阶段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工作安排。林晓征表示,证监会将持续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能力,抓紧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的相关制度规则,完善行业基础设施平台,加强机构和从业人员监管。王宏鹤提到,银保监会将稳妥有序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开展个人养老金相关金融业务,确保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稳健运行,将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证券时报】
●A股市场“深蹲”指数渐入价值区间
昨日A股市场大幅调整,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下跌5.13%,创出近两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当天市场“深蹲”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过在调整之余,一些积极因素也开始浮现。比如有机构就认为,市场估值调整或已接近极限,未来更重要的是盈利预期。随着市场大幅调整,各指数逐步进入价值区间,投资者不应过度悲观。
●国办20条举措释放消费潜力破除壁垒增加大宗消费稳步提高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五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一是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二是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积极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加力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五是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强财税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压实各方责任。
●发改委: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消费集聚区
4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回答记者提问。有关负责人指出,发改委将在“稳”“保”“新”上下大力气,努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在挖掘中长期消费潜力上,将完善消费发展支撑体系,积极建设一批区域消费中心,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消费集聚区。
【证券日报】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力度可以再大一点
A股震荡下行,尽管盘面走势不佳,但上市公司却在不断推出回购,传递信心。据梳理,截至4月25日,年内共有195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回购计划,共计回购股份27.71亿股,按照回购价格上限计算,拟回购金额约为576.57亿元。从回购金额来看,不乏超过10亿元的大手笔回购。其中,比亚迪拟以18亿元至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300元/股;万科A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且不低于20亿元;海尔智家则拟不超过30亿元进行回购。有专家认为,在当前市况低迷形势下,有能力的上市公司通过回购部分股票并注销,提升每股净资产值,是提升公司价值、市场吸引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股市这种运作方式尚不多见。他呼吁有实力的公司积极行动起来。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险企发力供给银行代销占优
4月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负责人王宏鹤表示,银保监会就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做了多项工作,包括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行业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做好个人养老金相关业务准备等。对此,多位机构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养老金管理市场规模巨大。险企在个人养老金管理和产品供给方面有一定优势;银行机构则在账户开立、产品代销等方面占据优势。
●深市业绩说明会聚焦低碳发展: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