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专题报告:裂缝中的阳光
时间:2022-04-25 00:00:00来自:东兴证券字号:T  T

主要观点:

估值的弹簧已压至最低。在疫情反复、经济弱势、宽松不及预期的多重冲击之下,上周A股市场继续下跌。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A股主要指数年初至今跌幅超过20%,其中估值收缩贡献超过80%。对比发现大部分指数的估值都处于2019年以来的历史新低位置。风险偏好角度来看,A股的风险溢价近期在加速上行,上证指数风险溢价已经接近18年市场底部时期、创业板指也接近20年年中的水平。虽短期冲击犹在,但市场下跌空间已极为有限。

短期难以期待宏观环境的改善。4月18日公布经济数据,3月除基建有支撑外,投资、地产、制造业和消费等分项全面回落。

因疫情阴影也影响4月的生产和消费,经济数据继续下行压力还在。经济下行不止的同时,政策宽松的力度却低于市场预期。

流动性视角来看,北向资金和ETF的流入较之上周进一步放缓,杠杆资金还在净流出。截止4月22日,公募基金的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一季度偏股型基金发行份额同、环比回落88%、45%,同比回落幅度2016Q2以来的新高。4月以来公募基金的发行还处于“冰点”,短期难有明显增量资金。

疫情发展和防控政策的变化是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上海疫情出现新增数据的拐点,股票市场也有所反应。过去两周线下消费出现明显的修复。如果疫情出现拐点,消费可能并非唯一解。

复工复产相关的制造业的修复机会可能不亚于消费。第一、当下A股整体估值已处于底部,但行业间分化极大。大量的制造业处于20%以下的分位数,消费尽管去年以来持续调整但估值水位并不低;第二、上海的制造业产业占比较大,疫情之后的冲击也极为显著,包括汽车、集成电路和生物制药等行业。由于物流运输梗阻严重,拖累效应更加明显;第三、对照2020年的经验,在3月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武汉复工复产白名单发布后2周左右,企业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状态。制造业的复工率恢复速度实际上是高于餐饮、住宿和家政等。可能原因是“报复性的消费”需要信心的重新建立,而企业的恢复生产更加迫在眉睫,反应速度更快。

行业关注:疫后修复和涨价主线。短期市场走出底部的宏观条件不足,关注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其一是疫情如果出现修复,关注复工复产相关的制造业(汽车、机械、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和线下消费;其二是供应短缺带来的涨价效应下的粮食和化肥。此外,延续此前报告的推荐地产和基建发力产业链,房地产依然处于基本面还未改善、政策托底仍将延续阶段,基建是当下支撑经济的主要力量,关注基建相关的建筑、建材。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存在误差,经济不及预期,政策超出预期,市场波动超出预期。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