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房企融资“三道红线”、银行房贷“两道红线”、土地“双集中出让”等政策影响,2021年地产行业从上半年开发销售高增长转变为下半年承压下行。近期,房企2021年业绩陆续出炉,年报背后,谁在裸泳?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百强房企2021年销售增速罕见负增长,逾八成房企未完成全年业绩目标,规模房企平均目标完成率不及90%,显著低于近年105%以上的平均水平。
多数房企赛前失马,少数房企则实现弯道超车。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碧桂园、中国恒大、万科、融创中国等头部房企也未能幸免,销售目标完成率为88.89%、59.06%、79.46%及93.3%。反观房企“千亿俱乐部”中的一员——首开股份(600376.SH),2021年逆势增长,签约金额与销售回款指标完成值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实现全年销售额1149亿元,销售回款1194亿元,分别完成计划的104%、113%,同比分别增长7%、21%,行业排名从53位跃升至38位。
在2021年下半年市场降温明显的情况下,为何首开股份仍能录得傲人佳绩?
融资成本持续下行
在手现金充裕
地产融资难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有多难?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房地产行业共实现非银类融资17652.2亿元,同比下降26.3%。从同比增速来看,2021年行业融资规模自3月起就为负增长,11月达到谷底,同比下滑71.6%。
通过观察市场可知,不同房企的融资表现呈现两极分化。资金更多地向财务稳健、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企业归集,而中小型房企、经营激进企业的融资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
一部首开史,半座北京城。作为深耕京城的老牌国有房企,首开股份具备天然融资优势。依托于优质的基本面,公司在艰难的2021年充分化解风险,展现了稳健的经营能力。
年报显示,公司债券评级已连续10年维持3A级以上,且与国内主要银行及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多年,融资渠道和种类众多。截至2021年末,首开股份获授信额度约达1600亿元,公司全年累计新增融资约414.30亿元,其中开发贷款73.13亿元,信托贷款104.23亿元,保债计划35亿元,发债规模201.94亿元。
同时,数据显示,公司全年累计归还到期有息负债约523.86亿元,减少带息负债规模109.56亿元。得益于此,公司的“三道红线”指标显著优化。截至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8.68%,同比减少1.74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147.45%,现金短债比为1.22倍。
随着地产行业进入下半场,融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房企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融资成本低,意味着日后去化和降杠杆压力小,可供公司施展拳脚的经营空间也就更大。融资成本亦反映了外部机构的认可度,只有经营稳健、质地优良的公司才能免去额外的债务风险溢价。
据统计,2021年全国TOP50房企平均融资成本约为6.2%,只有半数央企、国企及优秀民企,融资成本能控制在5%以下。年报显示,2021年首开股份融资成本维持较低水平约4.85%,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相比同行具有明显低成本优势。
值得市场关注的是,2021年11月首开股份成功发行了27亿元中票——这不单单是借新还旧模式,更属于新增额度。2022年首开60亿元公司债(第一期)项目已发行,发行规模为23.2亿元,票面利率3.59%。此次发债,一方面60亿元实现了借新还旧额度突破;另一方面,在当前地产融资政策依然“保持收紧”和“边际放松”的情况下,首开依然能实现超低成本融资,反映了市场对首开的认可。此外,2022年一季度公司融资优势持续发力,共发行4笔中期票据,利率仅为3.39%-3.85%。
从政策面看,2021年全年都围绕“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这一主线,上半年的收紧态势成效显著,下半年以调整、修复、矫正为主,已释放出融资边际放松的积极信号。预计2022年房地产融资收紧政策仍将延续,利于首开股份这种优质房企。
此外,基于良好的销售去化、回款,2021年首开股份现金货币充足,截至期末共有314亿元,为后续的业绩持续增长助力。同时,2021年公司取得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03亿元,同比增长32.45%,为上市以来的新高。
土储及拟售项目充足
全国布局成效显著
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百强房企的拿地总额为25377亿元,比上一年减少6960亿元,同比下降21.5%。无论是入围门槛,还是拿地总额,均大幅下降,且降幅均超过两位数。
业内人士指出,房企拿地规模和投资强度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陷入流动性困境、销售去化困难、现金回流不达预期等。有媒体称,没有哪一时刻如同2021年下半年,仿佛一地拿错就可能迈入深渊。
在2021年行业谷底,首开股份固本强基、砥砺前行,依托低成本融资及充足现金流,在审慎基础上共获取30个项目,对应土地总面积138.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公司拿地总金额约572亿元,拿地力度约50%,高于多数主流房企,彰显其后续发展信心。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首开股份拿地金额及面积均在百位之列,符合其行业位置。
据悉,公司新获土地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房山、大兴、丰台、密云、朝阳、海淀、昌平)、苏州、杭州、南京等高能级一二线城市,以及南通、佛山、东莞、常州等核心三四线城市,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