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啤起跑:啤酒增长的长周期已经到来
时间:2022-04-2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生产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超过了包括白酒在内的其他酒种增速。

重庆市康德国会山社区宠物店的店长小王下班后,常去旁边的烧烤店吃夜宵。喜欢乌苏的他今年发现了好几个新口味:高达6.8酒精度的楼兰密酿、乌苏虎年罐,除了绿乌苏还有乌苏白啤、黑啤……除了乌苏啤酒,重庆啤酒(600132.SH)今年在国内率先上市重庆无醇啤酒。4月,外包装是金色的“金重庆”上市。

在贵阳的啤酒经销商乔五发现,市场上出现了重庆啤酒专为贵州人酿造的印有黄果树瀑布的V系列。从今年2月起,重庆啤酒旗下的乐堡小支装特调啤酒出现在了重庆、成都、长沙的酒吧、KTV里,这是国内出现的第一款特调啤酒。

“我们如何满足新时期新酒饮人群的消费需求?”4月22日,在中国酒业协会召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酒协负责人召开的线上会议上,中酒协执行理事长王琦发问。

要满足消费需求,供给端能不能跟上,创新是关键。

2021年年报显示,在提供大量密集新品的背后,由嘉士伯控股的重庆啤酒(600132)拥有一支接近1500人的研发团队,占该公司总人数的1/5,接近2亿元的研发投入超过拥有众多科技子公司的珠江啤酒(002461.SZ)。和白酒上市公司比起来,重庆啤酒的研发人员数量仅次于五粮液(000858.SZ),研发投入仅次于贵州茅台(600519.SH)。

“嘉士伯的核心优势是人、货、场。”近日,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供给端提供的产品让不同品牌针对了不同的消费群体,这是“货”。加上从供应链到销售,到决策层的团队执行力和背靠西部根基、向大城市发展的“场”,去年,重庆啤酒创下了比市场速度更快的增长,尤其是销量同比增长15%,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是5.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啤酒生产企业去年实现了销量、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三增长。现在看来,啤酒在所有酒类中可能进入了增长的长周期。”中酒协理事长宋书玉说。

疫情,对啤酒行业有祸有“福”。“祸”是减少了线下畅饮欢聚场景,“福”是培养了线上买酒且要喝好酒的习惯。李志刚说,今年各地疫情多发,啤酒销量可能会恢复一些,但不会大量增长。但高档化会是一个重点。

“经济下行,但啤酒作为普惠产品,大量停留在3-4元的价格带,有时比矿泉水还便宜,还能低到哪里去?”他说,啤酒品类会往高端化走。

销量增速之王

目前,除惠泉啤酒尚未公布年报外,其余啤酒上市公司晒出的成绩单中,重庆啤酒成为了销量增速之王。

年报显示,去年,占据重庆市场80%左右市场份额的重庆啤酒销售了279万千升啤酒,同比增长15%。去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啤酒生产企业总产量为3562万千升,同比增长5.6%。再看2020年,在啤酒上市公司普遍销量同比下滑之际,重庆啤酒成为唯一销量正增长的公司,同比增长3.3%。行业平均水平是同比下滑7%。

在啤酒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之际,重啤现象到底是个案还是行业销量有望恢复强增长的信号?

抽丝剥茧。摊开重庆啤酒的国内外品牌可以看到,去年,该公司的国际品牌实现销量73万千升,同比上升14%;本土品牌销量206万千升,同比上升15%。二者齐头并进。

早在2020年底,嘉士伯控制的中国大陆所有啤酒资产和业务全部注入重庆啤酒,由此,重庆啤酒获得了“国际高端品牌+本地强势品牌”的品牌组合。国际高端品牌有嘉士伯、乐堡、1664等,本地品牌有乌苏、重庆、山城等。

手握一大把牌,如何把品牌调性和精准的消费人群找到,这极大地考验着重庆啤酒的大股东嘉士伯。

“通过横向跨品类和纵向细分品类,让每个品牌做得更深入更广泛。”李志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他说,首先,将不同的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进行定位,并满足消费者在不同价格区间的需求。提倡“硬核”精神的乌苏品牌,来自辽阔、神秘的西北,在国潮崛起下,以大、高、反潮流的独特性定位,采用和消费者共鸣的方式进行分享。1664继续通过优雅的法式风情定位,巩固超高端品牌地位。

其次,利用新兴渠道占领市场空白点。李志刚说,2020年突发的疫情同时是一个契机,虽然当年第一季度的现饮渠道受到很大限制,但把整个啤酒行业的非现饮渠道开拓出来了。社区配送、线上买单等,并不会随疫情消失而消失。去年,重庆啤酒的非现饮渠道销量实现了同比双位数增长。“目前,重庆啤酒现饮和非现饮的销量比例大致为55:45,夏季现饮比例会更高一些。”他说。

在李志刚看来,线上线下的壁垒会进一步打开,以后到线下消费后获得线上优惠券,线上线下渠道将融合发展。因此,去年,重庆啤酒在重庆开了第一家酒厂火锅,试图把线上线下打通。在大众点评网上,消费者可以看到关于该火锅店的评价,并获得优惠券,从而在线下消费。

加大研发、拓展品类,成为重庆啤酒继打造线下火锅与啤酒文化相结合的体验店后第四个举措。

“啤酒和其他品类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无醇啤酒、苏打酒、果酒等,都是机会点。虽然销量没有啤酒大,但做得多,高端化的机会才多。”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