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催化叠加关注环保板块估值修复机会】
4月份以来,环保行业最新政策集中落地。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6月底前,县级城市政府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制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力争提前1年完成。
同样在近期,《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落地,《指南》将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其他环境治理等八大领域均涵盖入库,强调入库项目应适宜金融资金支持。《指南》有力助推污染防治项目融资,利好各类参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工程项目的企业。
此外,公安部、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自4月起启动开展为期半年的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危废监管趋严,危废产生企业的危废处置需求有望提升。
综上,结合环保行业整体估值已低于近一年均值,建议关注:中环环保专业从事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污水管网运维、黑臭水体、湿地治理等水环境治理,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城乡垃圾资源化处理、污泥资源化处理等业务,都有助于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水处理行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5.82%,毛利率为60.91%;节能国祯有一百余座污水处理厂,公司在安徽、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华北等地区的污水处理项目;东江环保截至2021年底,公司危废经营许可资质已超230万吨/年,同时3个省重点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其设计产能合计达35.55万吨/年,预计两年内建成投产。(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中环环保、节能国祯、东江环保
【我国自主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投产】
近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第四台、海外第二台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K3机组通过临时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目前,华龙一号中国福建福清5、6号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2、3号机组均已全面建成投产。2022年大年初一,华龙一号阿根廷核电项目总包合同签订。
点评:海外首个工程投产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安全性和先进性的再一次验证,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的信心,为巩固中巴经济走廊成果,助力我国核电“走出去”具有示范意义。
相关公司中,中核科技积极推进核电关键阀门国产化的工程应用,公司研制的主蒸汽隔离阀在“华龙一号”首堆示范项目应用,爆破阀将应用到CAP核电项目,公司在核电站用关键阀门具备了国内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台海核电核电设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在核岛主管道设备、核后处理装备这一细分市场,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公司所拥有的高端核级材料制造技术和工艺在国内乃至国外处于先进行列,始终是核岛装备材料研制的先行者。(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中核科技、台海核电
【多地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行业龙头增长可期】
国新办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农业农村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配合,积极扩大农业农村投资。重点提及巩固扩大财政投入。在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乡村建设等领域,启动一批重大工程。
点评:截至目前,我国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9亿亩,有力支撑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连年丰收。但总体来看,由于耕地自然禀赋基础不好,农田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大部分耕地防灾抗灾能力依然不强,高标准农田占比不足一半。近日国家发布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通则》分省给出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三大谷物应达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考值。这意味着,既要加强水利、道路、配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外观形态质量;又要改良土壤、提升肥力,改善耕地内在质量状态。要优化建设布局,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重点区域优先开展。要新建与提升并重,既要提高新建项目质量,又要推进已建项目的改造提升。
农田建设有了更高的国家标准,利好率先布局的上市公司。大禹节水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龙头,率先完成灌区现代化领域先行探索与技术积累,在云南丙间灌区、山东簸箕李灌区、宁夏引黄灌区、河北洋河二灌区、甘肃丰乐河灌区、新疆渭干河灌区、安徽淠史杭灌区等多个灌区已有实际项目实践及技术积淀,并已将该业务作为未来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亚盛集团农机装备先进,拥有众多大型农机具,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农业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完善,节水设施覆盖率高,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浙农股份在浙江舟山开展了盐碱地治理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结合公司农业综合服务主业探讨介入相关项目可行性。(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大禹节水、亚盛集团、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