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佰集团2021年报点评:钛白粉龙头地位巩固 新能源材料打开成长新空间
时间:2022-04-14 00:00:00来自:国海证券字号:T  T

事件:4月12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收205.66亿元,同比上升45.77%;实现归母净利润46.76亿元,同比上升104.3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05%,同比增加10.8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41.93%,同比上升6.5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3.03%,同比上升6.53个百分点。

其中,2021年Q4实现营收53.11亿元,同比+25.77%,环比-2.42%;实现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149.48%,环比-39.4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2%,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环比减少3.3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39.96%,同比上升11.88个百分点,环比减少5.1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6.17%,同比上升7.8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0.33个百分点。

点评:

钛白粉量价齐升,助力公司业绩再上新高度

2021年公司业绩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实现营收205.66亿元,同比增长45.77%;实现归母净利润46.76亿元,同比增长104.33%。公司盈利实现高速增长,一方面受益于公司氯化法钛白粉和海绵钛产能利用率提高,带动销量增加,其中2021年共销售钛白粉87.78万吨,同比+5.46%,其中硫酸法钛白销售62.12万吨,同比-2.75%,氯化法钛白粉销售25.66万吨,同比+32.52%;海绵钛全年共销售1.40万吨,同比+71.6%。另一方面公司钛白粉高度景气,价格持续上涨。自2021年以来,公司共发布10次钛白粉涨价公告,累计对国内客户上调74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客户上调1250美元/吨。

同时,据卓创资讯,公司金红石型BLR-601钛白粉2021年平均价格达20444元/吨,同比增长37.79%。

分板块来看,2021年公司钛白粉业务实现营收151.99亿元,同比+38.79%,毛利率达45.02%,同比增加9.03个百分点;铁系产品实现营收21.10亿元,同比+10.72%,毛利率达48.57%,同比增加4.88个百分点;海绵钛及四氯化碳业务实现营收12.92亿元,同比+58.99%,毛利率达22.39%,同比增加10.53个百分点;锆制品实现营收9.77亿元,同比+3419.14%,毛利率达21.07%,同比增加9.04个百分点。

2021年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149.48%,环比-39.42%,环比下滑一方面由于上游成本抬升,导致毛利率环比下滑,其中2021Q4毛利率达39.96%,同比+11.88个百分点,环比-5.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公司Q4销售和管理费用计提增加,环比分别增加0.68和1.59亿元。

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1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达2.27%/10.30%/0.86%,同比+0.01/+2.36/-0.2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长主要系股权激励和车间修理费增加所致;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43.28亿元,同比增长38.71%,主要系营业收入上升所致。

高端氯化钛白产能持续扩大,钛白粉龙头地位不断巩固公司是全球钛白粉龙头企业,拥有“钛铁矿采选-钛精矿-钛白粉”全产业链,目前钛白粉产能达101万吨/年,其中硫酸法钛白粉65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36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品质比肩国际领先水准。为进一步扩大钛白粉产能,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积极布局云南禄丰20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和焦作10万吨/年氯化法钛白产能,目前云南禄丰项目正积极进行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预计2022年12月可达预定使用状态;焦作新材料项目已开始进行设备调试,2022年将贡献业绩增量。同时,公司还拟投资35亿元在四川攀枝花建设20万吨/年氯化钛白粉及钒钪等稀有金属综合回收示范工程,以及投资10亿元在河南南漳建设20万吨/年钛白粉后处理项目,目前正积极推进中。随着公司高端氯化法钛白粉产能的持续扩大,公司产品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在高端领域应用中的比例也不断提升,市占率和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合作开展锂矿探矿,电池材料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公司依托自身产业链优势,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利用钛白粉副产的双氧水、氢氧化钠以及硫酸亚铁,并结合公司在粉体材料研发及生产上掌握的经验,积极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自2021年8月13日首次公告以来,公司已合计规划建设35万吨/年磷酸铁、35万吨/年磷酸铁锂、30万吨/年石墨负极材料,规模优势显著。同时,为进一步保障原材料供应,提升原材料的自给率,公司拟出资600万元与河南豫矿开源矿业在坦桑尼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就开源库矿业子公司在当地的一宗硬岩锂矿探矿权开展合作。

新能源项目推进顺利,加快下游验证和合作

公司高效推进新能源各项目建设工作,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年产5万吨)和年产10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年产2.5万吨)生产线分别于3月17日和3月21日正式投产。同时,公司加快下游验证和合作,先后与比克电池、捷威动力、天目先导等公司达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确定未来几年锂电正负极材料采购数量的同时,将建立从产品、技术、人才到产业链的全方面合作,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挖掘各自优势领域的潜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海绵钛产能持续扩张,有望为业绩带来新亮点

海绵钛是生产钛材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化工冶金、海洋工程等领域,我国海绵钛市场规模也从2015年的58.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6.73%,增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