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资提示:
科创50本质是硬核制造、科技中盘。当前最新一期成分股结构如下:(1)电子、电力设备、生物医药、计算机的权重占比分别为:37.2%、20.8%、13.8%、12.0%,合计高达83.9%——科创50完全面向新兴产业,且先进制造类占据半壁江山;(2)截止2022年4月12日数据,科创50指数的市值主要集中在200-500亿区间,中位数为280亿,是典型的中盘指数。(3)个股视角下,前5大重仓分别为:中芯国际、天合光能、容百科技、金山办公、澜起科技。
近两年的调整后,科创50指数重新具备性价比。截止最新数据,科创50指数的PETTM为35.75,是其成立至今的最低水平;另一方面,其2021全年净利润总额为485.7亿,同比75.79%;2021Q4净利润总额为142.8亿,同比52.82%;展望未来,按照分析师盈利预测自下而上汇总,科创50指数在2022、23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预期分别为35.72%、26.46%。我们认为,综合考虑科创50指数所代表的未来中国产业转型方向,以及当前的基本面情况与估值水平,其在中期视角下已经进入配置区间。
外资持续流入科创50,7月解禁高峰前后可能造成短期冲击,带来配置良机。(1)科创50成分股中共有28支在陆股通名单之列,自2022年初至今,北向资金总体保持增持态势,累计已净买入66.37亿。(2)从原始股东解禁的视角看,科创50指数2022上半年几乎不存在解禁抛压,但下半年压力较大:仅7月单月原始股东解禁额就达到1727亿,占指数总市值的8.26%。考虑到解禁后,原始股东减持的约束较多,这意味着7月解禁高峰出现后,原始股东的真实减持动作可能持续若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