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小微客户经理的动人故事
卷首语
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这是奔跑在服务一线的民生银行小微客户经理给出的答案。
作为国内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的先行者,民生银行自2009年率先打造小微金融品牌,一直将小微金融作为战略业务深入推进。十多年来,民生银行靠什么赢得诸多小微企业信赖?让我们透过小微客户经理这条连接银企的重要纽带,跟随他们的脚步,去聆听小微企业的心声。
沈凯彬:
做小微“专业又亲近的朋友”
“专业又亲近的朋友”,这是深圳一家贸易企业负责人熊先生对沈凯彬的评价,也是沈凯彬自己一直努力的方向。
自6年前加入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小微客户经理的行列,沈凯彬就秉承着“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坚持与小微企业想在一处、“拼”在一起,努力为小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2021年,沈凯彬走上管理岗位,成为支行小微团队的一名负责人,带领更多同事走上服务小微的道路。
与小微企业“拼”在一起
和所有刚接触小微业务的客户经理一样,初入民生银行的沈凯彬最主要的工作也是帮着资深的客户经理整理企业资料,在学习行内普惠政策和操作流程的同时,逐步地掌握一些市场、行业和企业的分析方法。
随着时间的累积,在独立办理了多个行业企业的小微贷款后,量变产生了质变,沈凯彬服务的客户规模上了台阶。不过,沈凯彬常常提醒自己:“小微不比大企业,经不起太多的风浪。”为此,他始终坚持常到企业走访,多跟企业主交流,随时掌握市场的动向和趋势,始终和小微企业站在一起,读懂他们的需求和未来。
正是在这样的坚持下,沈凯彬收获了诸多企业点赞。“多亏了民生银行的帮助,公司才能这么快地发展。”提起民生银行3年多来的支持,某贸易企业的负责人熊先生连声称赞。
熊先生回忆起在公司租用的办公楼“邂逅”沈凯彬时,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只有2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手头流动资金极其紧张。当时,刚刚创业的熊先生对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一无所知,认为自己企业这么小的规模应该很难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所以对沈凯彬的激情介绍并不“感冒”,只是简单提了几句公司的经营内容和所面临的资金困境。
然而,两天后,沈凯彬手拎公文包再次出现在公司办公区,并带来了精心准备的针对性扶持方案。具体而完善的方案内容让熊先生惊喜不已,合作就此开启。
3年来,伴随着熊先生的企业步步成长,沈凯彬在每一个关键时节及时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和综合服务,成为熊先生口中“专业又亲近的朋友”。
如今,熊先生的公司成长壮大,办公场地也已经从原来的2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400平方米,各类金融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沈凯彬则跑得更勤了。有时候带着支行团队来,有时候和分行其他部门的同事来,每一次,总能给熊先生带去眼前一亮的金融解决方案。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个性化的需求,这不仅是对我们能力的挑战,更是我们帮助企业更好成长的机会。”沈凯彬说,这是他从这份职业中得到的获得感、成就感。
把企业的生意当作自己的事业
2021年,沈凯彬走上管理岗位,成为支行小微团队的一名负责人,带领更多同事走上服务小微的道路。
成长为团队负责人后,沈凯彬的工作更为繁忙了,经常早晨第一个到岗、夜深人静还在加班。为了更高效地服务企业,白天他穿梭于各大商圈写字楼,不是在企业单位就是在去拜访企业的路上;傍晚回到支行,给团队开会总结,帮助解决疑难杂症,随后才带着“新人”一起整理和撰写授信报告。
“与小微企业一起经历风风雨雨,真正能够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也懂得了衣食住行各行各业的酸甜苦辣、快乐与烦恼。”一路走来,沈凯彬对小微企业充满感情。“这份工作太有意义了!小微企业家都是有理想、有闯劲的人,做小微客户经理让我能够近距离地与他们交流,并参与、推动他们的事业,这是我的荣幸。”
“我们在帮助企业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小微业务给年轻人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成长平台,让青年员工可以扎入市场、从零起步,逐步摸索了解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需求,在服务好企业的同时,自我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沈凯彬说。
杨天游:将服务送到企业最需要的地方
福建省福清市民营经济活跃,小微企业数量庞大。福清人骨子里“敢闯敢拼”的劲儿,也同样浸润在杨天游的性格底色中。
2015年,大学毕业的杨天游进入民生银行福州分行福清支行,成为一名社区客户经理。不多久,他转岗成为一名小微客户经理。
“唯有热爱可抵艰难险阻。”他认真研究如何挖掘企业需求,跑遍行业市场,上门了解企业情况,很快就积攒下坚实的客户资源;他钻研行业特色,了解痛点、掌握需求,真诚地为小微企业提供最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想方设法为企业解难题
杨天游认为,想人所想,将服务送到企业最需要的地方,是做深做透小微服务的良方。
福清市的经济特色决定了当地的建材专业市场发展迅速。余总从事建材行业将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