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3月以来券业共领到22张监管罚单,包括新时代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等8家券商被罚,此外还有14张罚单开给券业的从业者。
具体来看,涉及经纪业务的罚单占到一半,其中包括投顾、信息系统、合规问题都受到了监管的重点关注。此外资管、投行业务罚单也分别多达6张、4张。就在4月2日的清明假期,深圳证监局还公布了今年二季度的券业第一罚,剑指招商证券的信息技术!
3月以来8家券商被罚!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3月以来,共有8家券商或其分支机构收到监管罚单,包括新时代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光大证券、中泰资管等公司,以及中信证券、安信证券、东北证券的分公司或营业部。此外还有14张罚单开给券业的从业者。
分业务看来,22张罚单中,涉及投行业务的共有4张,资管业务为6张,经纪业务11张,还有1张为信息披露相关问题。
6张罚单剑指资管业务
具体来看,3月以来,共有6张罚单开向资管领域。其中,中泰资管及2名负责人一次性收到3张罚单,由于估值方法不合理、关联交易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3月17日,上海证监局向中泰资管及2名负责人开出了3张罚单。罚单显示,中泰资管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存在以下行为:一是公司个别资产管理计划在所投资的债券已停止竞价交易的情况下,仍长期采用历史收盘价估值,估值方法不合理。二是关联交易制度不完善,制度中对关联交易定价方法未进行规范。
中泰资管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公司合规总监及公司估值委员会委员王洪懿、公司总经理及公司估值委员会委员徐建东被出具警示函。
值得一提的是,“资管产品估值方法不合理”已经成为近来券商资管业务受罚的重灾区。记者注意到,仅2021年11月以来,就有中金公司、浙商资管、东兴证券等多家公司因相似的理由遭罚。
2021年11月,中金公司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使用成本法对私募资管计划中部分资产进行估值,二是存在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资品种采用的估值技术不一致的情况。今年1月,浙江证监局公布对浙商资管采取责令改正的措施,并暂停私募资管产品备案6个月,指出浙商资管存在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资品种采用的估值技术不一致、对产品持有的违约资产估值不合理等五大违规行为。今年2月,北京证监局开给东兴证券的警示函中,也提到“投资管理不规范,个别产品未及时调整违约债券估值”“未明确要求定期对集合计划的估值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等理由。
3月17日,上海证监局还对中银证券的基金经理白冰洋出具了警示函。罚单显示,经查,白冰洋作为中银证券优势制造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在基金管理运作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导致该基金在2021年10月28日当日未能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百分之五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
在决定书中,上海证监局表示,白冰洋应当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做到专业审慎、勤勉尽责,强化守法合规意识,切实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未来,上海证监局将在日常监管中切实关注白冰洋的履职情况。
3月23日,新时代证券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罚单显示,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存在向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提供融资,并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担保承诺的情形。
3月29日,北京证监局还对华融证券的资管业务负责人高鹤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罚单显示,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存在部分产品投资决策不审慎,风险管控不到位,投资对象尽职调查不扎实,重大事项未披露等问题。北京证监局认为,上述问题的发生和存续贯穿高鹤任职华融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相关部门负责人、分管资管业务的总经理助理及副总经理期间,且高鹤曾实质履行相关审批职责,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投顾业务屡屡被罚
券商投顾业务屡屡遭罚也是近期突出现象。
3月11日,深圳证监局对安信证券汕头分公司出具警示函,并对投顾陈南鹏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罚单显示,投资顾问陈南鹏通过公司微信群中发布《仁者无敌-2022中国股市预测》并被转发的事件中,安信证券汕头分公司未严格根据内部制度要求对微信群消息进行监控管理,未对投资顾问相关执业行为进行有效管控。而陈南鹏作为投顾,他制作并在公司微信群发布的《仁者无敌-2022中国股市预测》被转发并对外传播,相关预测对行业、市场的评论意见不审慎,将股票根据五行属性分类进行分析,投资建议不具有合理依据。
3月22日,上海证监局官网发布了针对申万宏源责令增加合规检查次数的事先告知书。理由是该公司在与蚂蚁财富开展线上投顾业务时,未独立开展适当性管理,未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未获取客户的住址、职业、财务状况、投资经验、诚信记录等信息,相关信息系统运行不处于该公司自身控制范围,导致未能本地保存客户信息、适当性管理以及相关服务记录等资料。
上海证监局责令申万宏源自监督管理措施决定作出之日起1年内,每3个月开展一次内部合规检查,并在每次检查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合规检查报告。申万宏源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