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光刻胶国产替代业绩大增 南大光电股东为何频频减持?
时间:2022-04-11 00:00:00来自:投资者网字号:T  T

从今年3月份开始,首先是全球芯片开始短缺,随后光刻胶进口也成为了一大难题,对于全球各大科技企业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小。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一种耐蚀剂刻薄膜材料,由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3种主要成分组成,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照射或辐射后,溶解度发生变化,分为正负性光刻胶,它是光刻工艺最重要的耗材,其性能决定了加工成品的精密程度和良品率。

光刻工艺又是半精密电子元器件制造的关键流程,这使得光刻胶在整个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加工产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全球半导体光刻胶供应市场高度集中,核心技术掌握在日本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等厂商手中。

因此作为备受关注的“卡脖子”半导体材料,国产光刻胶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厂商不断加码布局,努力追赶,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大光电”,300346.SZ)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南大光电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先进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三大半导体材料产品生产、研发和销售,前驱体材料板块中MO源(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产品是核心产品,应用于LED、LED外延片、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南大光电早期MO源技术源于南京大学,技术主创人是孙祥祯教授,于2002年退休后进入公司担任董事长,直到2017年卸任。

南大光电电子特气业务,产品主要包括磷烷、砷烷等,纯度也已达到6N级别,由全椒南大光电材料生产运营;三氟化氮、六氟化硫等副产品,由子公司山东飞源气体生产运营;光刻胶及配套材料板块,目前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193nm波长干式/浸没式光刻胶)实现产业化,通过客户验证小批量供货,由子公司宁波南大光电研发、生产运营。

根据其2021年报描述,南大光电为全球MO源市场占有率前二的厂商,市场占有率接近30%,并占据国内市场第一的份额。

在MO源合成制备、纯化技术、分析检测、封装容器等方面媲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纯度达到6N(99.9999%)级别,主要产品产销率已经达到了111.21%,产能利用率更是达到了118.53%,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业绩增长,产能扩张

4月1日南大光电公布年报,2021年实现营收9.84亿元,同比增65.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56.55%,扣非后净利润7042万元,同比增3225.70%;同时预告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计归母净利润约0.7—0.83亿元,同比增长约64.33%—94.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0.54-0.67亿元,同比增67.57%-107.92%,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南大光电4月7日公开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业绩增长的原因是:抓住半导体材料供应链调整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产业布局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能,产销旺盛,实现主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

尤其是前驱体材料应用于先进制程28nm技术攻关完成,使产业化进程加快,销售规模快速增长,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调研活动纪要提到,2021年实现新技术新应用增长,28nm和14nm制程前驱体材料、硅前驱体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要突破,先后有7类先进芯片制造工艺中使用公司前驱体产品,4款硅前驱体产品拟进入国际先进制程工厂验证。公司凭借在MO源和离子注入气体等方面突出技术优势和市占率,获评2021年国家工信部“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电子特气中的氢类、氟类气体扩产计划顺利,已建成4000吨三氟化氮和3500吨六氟化硫产能,截至目前细分单品三氟化氮产能已跃居国内第二、全球第三。同时围绕ArF光刻胶开展研发和产业化,产品正在多家客户同时进行认证,小批量供货。

根据2021年年报数据,前驱体板块MO源业务营收为1.66亿元,电子特气收入为7.33亿元;其它业务(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为8695万元,各业务占营收比例如下所示: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901万元、6300万元、1.17亿,占营收比分别为20.77%、38.98%、20.11%,近三年研发费用翻倍增长,以此夯实技术领先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2012-2021年销售毛利率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21年销售毛利率43.42%,其中电子特气业务毛利率43.59%,MO源产品整体毛利率为29.30%。在现金流方面,2021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2.62亿元,同比增长105.40%。

据《投资者网》与中信证券半导体行业研究员交流获知,南大光电客户主要包括欧洲的Osram,日本的ToyodaGosei、中国台湾晶元光电、广镓光电,韩国首尔半导体、LG等,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处于优势地位,大陆主要LED外延片厂商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该研究员表示,目前俄乌冲突对电子特气的价格有较大的影响,担心两国的气体供应链断裂,因此气体销售的价格不断上涨,国内的钢铁厂例如宝钢股份、首钢集团能够供应,一般诸如南大光电这样的厂商也会备半年的库存,行业断供的情况不会发生。同时国内电子特气的国产化率只有20%,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光刻胶的国产替代

随着未来五年中国大陆晶圆厂的扩建趋势,光刻胶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

南大光电在年报中表示,尽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