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论
国内方面,经济“稳增长”成为政策重中之重。目前疫情仍处高位散发状态,全国确诊病例五日日均维持千例高位,无症状感染者五日日均新增18000例。为控制疫情,全国多地采取了风控措施。受此影响,三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由2月份的50.2放缓至49.5,低于临界点,反映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分项来看,新订单指数48.80(上个月50.70),出口订单指数47.20(上个月49.00)放缓幅度明显。
新冠疫情在国内多点频发、叠加俄乌军事冲突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是PMI指数放缓的主要原因。
政策应对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因此,在一季度经济受到内外压力情况下,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未来稳增长的压力更大,意味着需要进行更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目标。我们预计未来可能会有进一步的降准降息政策出台,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包括加大基建的投资力度以及“因城施策”等对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松绑。
海外方面,缩表节奏和加息幅度的超预期影响海外资本市场表现。本周4月6日公布的3月份美联储FOMC会议记录,两点值得重视:与会者支持实施1次或多次0.5%的加息,以及最早从5月启动950亿美元的量化紧缩(QT)计划。由此可见,美联储加息缩债的决心和力度非常大。但在FOMC公布之后,美股并未出现大幅下跌,我们认为这一预期可能已被市场短期消化,一方面前期鲍威尔演讲已有所暗示,另一方面G7国家加大对俄制裁将不断推升通胀压力,本次公布的会议记录符合市场预期,4月份美股仍以反弹为主。但随着5月初FOMC会议的开始和计划的实施,市场的压力将会逐步出现。
因此,综合海内外形势展望A股,我们认为短期A股市场的确定性方向依然在国内“稳增长”方向,而中期来看A股市场依然会受到美联储加息、全球高通胀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压力的影响,呈现震荡反复的走势。
配置来看,我们维持4月策略展望中的观点,认为2022年很难会有一种风格或者某个赛道贯穿全年,不同行业和投资主题的高低轮动将会是全年主旋律,今年更要重视基本面困境反转、政策预期改善板块的投资机会;同时,在二季度国内“类滞胀”宏观环境下,要重视估值和业绩性价比高的板块。具体而言:
(一)“稳增长”、“宽信用”仍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而基建和地产是稳增长宽信用的两个主要抓手,而后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的作用,今年二季度依然具备配置机会,重点关注PB低位的大金融和地产基建产业链(地产、建筑建材和工程机械)。(二)关注受益于经济滞胀及地缘政治危机影响的板块,重点关注农业、黄金、化肥农药板块。(三)赛道股或会迎来一定的投资窗口期。4月开始,A股将进入密集的一季报披露期;而从市场3月大幅调整以来,许多公司也提前披露了1-2月经营数据;一季报披露期的临近,赛道股或会迎来一定的投资窗口期。关注受益于下游需求景气以及长期空间大的半导体、医药、汽车智能化等赛道。(四)消费板块而言,2022年下半年机会更好。一方面,上半年中国经济压力依然较大,疫情和输入性通胀对于中下游会形成明显压制;另一方面,从环比翘尾预测来看,今年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概率更大,这也预示着整体经济热度的回升需要等待下半年。
风险提示
一、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二、全球新冠疫情再次超预期爆发;三、“稳增长”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