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发布。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必将对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利用发挥、巩固增强我国市场资源巨大优势,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2.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在合理区间。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作为、应变克难,着力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稳就业、稳物价。政策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并研究新预案。
3.易会满:加快推动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监管新规落地
在4月9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的步伐不会变,证监会将抓紧研究推出新一轮自主开放的务实举措,稳步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推动沪港通、深港通机制拓展优化,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的双向开放,进一步丰富国际化品种供给,全面提升资本市场互补的竞争力,加快推动企业境外发行战士监管新规落地,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的畅通,支持我国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的发展,按照尊重国际惯例,遵守国内法规的原则,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成果,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可预期的国际监管环境。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助力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易会满: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
在4月9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将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法制体制完善,监管转型与能力提升等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和市场生态,更好的发挥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的功能。
5.易会满:部分上市公司及大股东通过盲目融资、加大杠杆步入困境教训极其深刻、必须引以为戒
在4月9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企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风险的控制能力。高债务、高杠杆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部分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通过盲目融资,加大杠杆,爆发风险,步入困境,教训极其深刻,必须引以为戒。我们将进一步提升风险监测能力,推动信息共享,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同时健全有效的债券融资约束机制,强化场内外的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的一致性监管,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重组等方式稳定杠杆,化解风险。
6.上交所科创板保荐业务座谈会:努力做到“应科尽科”
上交所4月8日组织召开科创板保荐业务线上视频座谈会。与会各方一致认为,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保荐机构在统筹疫情防控和支持经济恢复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保荐工作质效,支持符合科创板定位和发行上市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二是准确把握板块定位,严格落实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扎实做好“硬科技”企业的推荐与申报工作,努力做到“应科尽科”。三是压严压实保荐团队责任,强化尽职调查与核查,切实担负起核查把关职责,进一步提高申报企业的质量。四是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和交流,做到“应沟通尽沟通”,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六大行均表态疫情期间按揭还款可宽限,最长6个月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购房者反映偿还房贷有困难,延期还款的意愿较为强烈。近日,包括6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表示,可延期还款,并充分保护客户的征信权益。4月8日,邮储银行表示,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房贷客户,提供最长6个月的延期还款服务。目前来看,这是各家银行已出台相关政策中可以延期的最长时限。与此同时,明确对因疫情影响还款不便的上述四类房贷客户,可协助开展疫情相关的征信逾期记录调整,充分保护客户的征信权益。截至目前,6家国有大行均针对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贷款客户推出政策,主要包括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账单计划等。
8.本周600亿市值限售股解禁,德方纳米解禁超182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下周(4月11日-4月15日)共有40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量26.87亿股,按4月8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为600.26亿元。从解禁市值来看,4月15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