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产销料破百万 新能源汽车订单满满热度高
时间:2022-04-08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尽管面临“缺芯少电”的挑战,行业依然延续了高景气。

中汽协数据显示,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82万辆和76.5万辆,同比增长1.6倍和1.5倍,市场占有率达17.9%。另外,多家车企披露一季度产销数据,比亚迪一季度累计销量28.63万辆,小鹏、理想、哪吒等造车新势力一季度累计销量均突破3万辆。粗略估算,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均破百万辆。

各大新能源车企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手订单充足,预计相关车型价格上调对全年销售影响不大。

“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而言,是一大利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完成500万辆销量目标应该问题不大。他也建议,行业应该做更加科学的系统性规划,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订单满满

涨价对销售影响较小

“4月1日0时开始,理想ONE售价将从现在的33.8万元上调1.18万元至34.98万元,林先生您现在考虑得怎样了?”3月的最后一天,消费者小林收到了理想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发来的信息,而理想ONE是他看中的车型,该车型是目前市场上受欢迎程度相当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在延续。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油价持续上涨、智能驾驶理念快速演进,新能源汽车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缺芯少电”原材料价格大涨、补贴退坡,车厂生产压力在增大。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1月以来,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涉及车型近40款,涨价幅度从0.2万元至3万元不等。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风向标,特斯拉自2021年底以来已经启动了多轮涨价,在3月甚至罕见地出现连续两次向上调价。Model3和ModelY各款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金额在1.4万元至2.8万元。

国产品牌方面,3月以来,涨价公告也是密集公布。比亚迪、理想、哪吒、零跑、五菱等品牌的多款新能源车型售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虽然新能源汽车齐齐涨价,但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尚可接受,不过也有人选择了观望。

得知自己中意的车型涨价,小林表示,“涨价的幅度并不算大,还可以接受,伴随油价连续上涨,新能源汽车的优势越发明显。”

记者了解到,尽管已经经过一轮提价,但是车企依然手握充足的订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涨价对企业销售的影响并不大。

日前,比亚迪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0.49万辆,同比增长333.06%;一季度累计销量28.63万辆,增长422.97%。

“我们判断,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会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月订单量已经突破2万辆,符合预期。最新数据显示,公司3月份的销量为2.03万辆,同比增长189%。

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3月初,公司官宣宏光MINIEVGAMEBOY开始盲订,新车进行了多项升级优化,目前盲订开始的前半个月左右,订单已经突破1万辆。

“完成今年的500万辆销量目标应该问题不大。”在叶盛基看来,尽管整体销售受影响不大,但是提价对不同类型的车企影响也需区别来看,“车企被迫纷纷上调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信心,尤其对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很大;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发展尚在成长期,由于产品开发投入大,产业整体盈利能力弱,就单一企业而言还难以达到经济批量规模,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仅有少数企业能够盈利。”

“价格调整是整体行业趋势,预计不会对市场销量带来太大影响。”前述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消费者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因其优秀的产品力和服务,已成为消费者的主动选择。

重要原材料涨8倍

新能源车企积极应对

新能源车企纷纷提价,背后是原材料价格的非理性暴涨。

以新能源汽车电池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为例,生意社数据显示,2021年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约6万元/吨,到了2021年年末,价格已经涨超32万元/吨,到了今年4月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接近52万元/吨。这也意味着,自去年以来,碳酸锂价格累计涨幅接近8倍。

叶盛基表示,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使得下游新能源车企不堪重负。中汽协的数据显示,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电池材料综合成本上涨超过40%,一辆三元电池的新能源车型,因原材料上涨导致车辆生产成本提高幅度在1万元至2万元,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产品的涨价属于正常现象。

中汽协估算的生产成本涨幅与汽车提价幅度也基本吻合。

天风证券研究显示,若考虑议价能力、采购量等对实际采购成本的影响,叠加性能技术进步与成本涨价的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锂电池的成本涨幅约在20%~25%。

关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已有不少车企高管为此发声。

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在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的供应链面临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