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6日,深市原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一周年。
过去一年,深市新主板恢复了“造血”功能:28家企业通过IPO登陆主板,合计融资超过230亿元,新主板公司达1493家,市值规模超过22万亿元;
过去一年,深市新主板迸发了强劲活力: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交易涉及公司660余家次,合计融资金额超7300亿元,直接融资与资源配置功能愈发畅通;
过去一年,深市新主板迈出了有力步伐:市值超千亿元公司有36家,行业规模龙头企业达131家,科技龙头企业为47家,高科技企业为917家……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这里,已是培育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一朵朵“高质量发展之花”竞相绽放;
这里,已是护航实体经济稳定前行的主力航道,一个个“产业链航母之群”在蓄势待发。
两板合并落地一周年,深市交出了一份“十个更加”的答卷——市场功能更加健全,市场结构更加完善,板块发展基础更加扎实,龙头聚集效应更加显著,科技创新动能更加充沛,转型升级支持更加有力,服务国家战略更加积极,国企改革引领更加突出,监管制度供给更加充分,市场改革信心更加坚定。
市场功能更加健全
2021年4月6日,深交所上市大厅的钟声渐次响起,深市主板时隔21年迎来新成员——真爱美家、中农联合、华亚智能3家企业挂牌上市。
由此,深市两板合并平稳落地,深市新主板正式启航。
两板合并后,深市新主板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和更高效率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发展。
一年来,28家企业通过IPO登陆主板,合计融资超过230亿元。一批国内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得到资本的“润泽”,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国内智能显示龙头康冠科技就是其中一家。2022年3月18日,康冠科技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募资20亿元用于智能显示终端产品等核心产品扩产,以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提升竞争优势。
“两板合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更好满足不同阶段企业发展融资的需求,增强深交所的融资功能。”新大陆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晶说。
王晶表示,上市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新大陆于2000年登陆深市主板,快速实现了资产结构的改善,上市也加快了公司由传统产业向综合型高科技企业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快速调整和升级,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深市两板合并,是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存量改革的有力举措。合并后,深市形成了一个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板块,与创业板各有侧重,深市市场功能更加健全。
市场结构更加完善
简明清晰的市场格局,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市场对深市两板合并改革的殷殷期许。
伴随两板合并成功落地,深交所交出了优异答卷——
深交所形成“主板+创业板”市场体系,深市新主板定位于蓝筹市场,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创业板则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特点。
截至2022年4月5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达1493家,市值规模超22.18万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1126家,市值规模达11.75万亿元。
深市市场结构更简洁了、特色更鲜明了、定位更清晰了——
这是两板合并改革一年来市场各方的普遍感受。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通过改革,深市厘清了不同板块的功能定位,着力解决了市场关心的主板与中小板同质化等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市场体系,夯实了市场基础,提升了市场质效。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并不意味着层次越多越好,而是可以为各种各样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机会。两板合并,没有影响中小企业上市,反而形成了更为清晰有力的金融支持。”南开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合并完成后,深市构建了主板、创业板的市场格局,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板块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中流奋楫,实干笃行。
过去一年,深市主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快速成长。
2021年,深市主板公司在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下体现出了强劲的韧性,业绩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基本盘”制造业稳扎稳打,表现亮眼。
截至3月底,深市主板1152家公司已披露2021年业绩数据(含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年度报告数据),预计2021年平均盈利4.72亿元至5.35亿元,其中547家公司披露年报或业绩快报,预计实现平均营业收入154.62亿元,同比增长29.61%,预计实现平均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26.47%。
345家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实体类公司,平均ROE和ROA分别为12.07%和4.62%,较2020年同比分别上升2.45个和0.99个百分点。这345家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占净利润比重为82.71%,同比上升7.58个百分点,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其中,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2021年,深市新主板化工、机械设备、电子、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行业279家制造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