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已满一周年。
奋楫一年间,两板合并开启了深市“主板+创业板”新格局,深市“新”主板恢复发行上市功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这一年,深市主板更好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近1500家主板公司总市值超过22万亿元。
这一年,深市主板直接融资与资源配置功能愈发畅通,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累计融资和交易涉及公司660余家次,合计金额超7300亿元。
这一年,深市主板持续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千亿市值的优质蓝筹企业数量已达36家。
这是深市两板合并一周年的成绩单,也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截面。两板合并实施以来,深市主板一系列制度规则运行有效,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市场普遍认为两板合并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简明清晰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夯实了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市场基础。
简明市场格局巩固
2021年4月6日,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正式实施,真爱美家、中农联合、华亚智能等3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在深市主板上市。
这是继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实施后,资本市场又一项重大改革成功落地。
“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是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存量改革。”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两板合并能够形成一个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板块,此外,也与创业板各有侧重,满足不同阶段企业发展融资需求。
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自然要求,构建简明清晰市场体系。两板合并激活了“一池春水”。
合并以来,28家企业通过IPO登陆主板,合计融资超过230亿元,其中不乏国内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如康冠科技为国内智能显示龙头,大中矿业是具有明显储量优势的国内铁矿石企业,两家公司IPO融资规模均超过15亿元,募资主要投向主业扩产项目,有力支持公司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提升竞争优势。
目前深市主板公司达1493家,市值规模超过22万亿元,深市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谢亚轩表示,合并之后主板和创业板的定位和分工更为明确,深市主板定位于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共同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深交所启动合并主板与中小板是好事情,顺应了市场发展规律。”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两板合并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龙头聚集效应显著
“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飚说。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和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制造的科技型公司,海特高新长期注重研发投入。
李飚介绍,公司上市以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利用各种再融资工具开展融资工作,为新项目研发募集资金,促进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两板合并,2004年登陆中小板的海特高新成为深市新主板的一员。李飚表示,两板合并实现了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活力和韧性,促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全局。
伴随着两板合并,深市主板在时隔21年后恢复了发行上市功能。一方面市场包容性更强,能够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和更高效率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发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促进打造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另一方面深市主板持续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推动一大批公司通过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和融合发展,成长为优质蓝筹企业。
截至3月底,主板市值超千亿元公司36家,行业规模龙头企业131家,科技龙头企业47家,在工程机械、激光设备、面板、安防设备、智能语音、家用电器、绿色能源等多个行业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面板行业中,京东方A和TCL科技被市场誉为“面板双雄”,是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龙头,其中,京东方A在2021年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等五大主流产品销量市占率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家电行业汇聚了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深康佳A、老板电器、苏泊尔、九阳股份等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业绩表现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高度市场化的工程机械行业里,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柳工等行业龙头多年来持续扩大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技术创新积累效应等方面优势,多种产品不断刷新行业纪录……
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加速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深市主板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不断探索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数据显示,两板合并以来,深市主板公司共计实施再融资166单,融资金额共计3299.88亿元。通过多种再融资方式,深市主板公司不断支持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同期,深市主板公司共计实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43单,交易金额(不含配套募资)共计2305.25亿元。重组方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