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季度 货政例会简评:内外困境交织 宽松取向不变
时间:2022-03-31 00:00:00来自:国海证券字号:T  T

事件:

2022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召开,会议公告不仅反映了央行对基本面所面临的内外困境的担忧,也表明了下阶段货币政策稳增长取向不变。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1、本次公告系2021年以来央行首次对国内疫情形势进行表态,侧面印证了当前疫情已对经济修复产生实质性困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味着下阶段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有其必要性。2、今年以来地缘冲突升级加剧了全球“胀”的程度,进一步催化了主要经济体“滞”的风险。至于我国,一方面“内需尚未企稳+外需加速回落”加大稳增长难度,另一方面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掣肘国内货币政策空间。3、货币政策不仅在于稳预期,关键在于形成有效支撑。当前需求端持续疲软弱化了价格型工具的实际效果,叠加海外主要经济体政策收紧、中美利差收窄,降息空间进一步压制。后续或以数量型工具和结构性政策给予实体经济更多支撑。4、本次报告一方面表明了央行对国内疫情反复及地缘政治风险抬升拖累经济修复的担忧,另一方面措辞更加主动积极,明确稳增长依然是当前宏观政策的主要基调。在此背景下,需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稳增长板块中重点关注政策边际放松预期较强的地产、基建。二是后周期板块中重点关注涨价预期较强的煤炭、农林牧渔。三是景气成长板块中重点关注强产业周期催化的高景气细分领域,如光伏、医疗服务、绿电等。

对于经济形势的表态,在“三重压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国内疫情扩散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对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本次公告在延续此前“三重压力”的表述上,提及“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系2021年以来首次在货政例会上对我国疫情形势进行表态。3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国多个省市爆发,截至3月30日,累计确诊人数超过3万人,本轮疫情成为2020年4月以来最严峻的一轮,在“动态清零”的政策框架下,多地防控政策持续升级,不仅对服务业及线下消费产生冲击,还通过交通物流、地产销售等环节向制造业、建筑业传导。在此背景下,一季度经济数据大概率回落,修复进程受阻。

对于海外环境的判断,增加了对地缘政治形势的担忧。年初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双方经过四轮谈判后,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从影响来看,俄乌冲突推升了全球“滞胀”风险。局部战争对全球供应链造成进一步冲击,能源、食品价格飙升,加剧了全球“胀”的程度。而“胀”则进一步成为“滞”的催化剂,美联储3月议息上,将2022年美国实际经济增速下调1.2个百分点至2.8%。欧美经济增速放缓则意味着我国“稳出口”的难度增大,内需尚未企稳+外需加速回落,进一步加大了下一阶段我国稳增长的难度。此外,俄乌冲突所引起的全球原油、金属及粮食价格的抬升,加大了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发挥空间形成压制。

对于政策取向的定调,既要实现预期管理,更要对实体经济形成有效支撑。本次公告在延续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表述外,进一步提出要“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一是进一步强化了货币政策稳定预期的作用,二是落脚点在“对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回顾一季度货币政策操作,在1月宽货币先行落地下,2月信贷数据表现低迷,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并不畅通,而需求端的低迷并非仅靠价格维度的操作来支撑,导致降息操作仅起到了服务预期的作用,但未进一步落实至提振实体经济的层面,这也同公告中“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呼应。考虑到当前美联储已进入加息周期,我国历史上尚未出现过“美联储加息-我国降息”的政策环境组合,且在美联储超预期收紧推升美债利率的背景下,中美利差已远低于舒适区间,进一步掣肘我国二季度价格型工具的操作空间。展望二季度政策,数量型工具操作仍可期待。此外,预计央行将加大结构性政策工具对重点领域的支持作用,突出“精准发力”。

对于股票市场,关注稳增长、后周期以及景气成长三条主线。本次报告一方面表明了央行对国内疫情反复及地缘政治风险抬升拖累经济修复的担忧,另一方面措辞更加主动积极,表明稳增长依然是当前宏观政策的主要基调。在3月16日金融委会议对引发今年A股调整的部分负面因素进行积极回应后,本次会议再一次明确了货币政策的稳增长取向。在此背景下,需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稳增长板块中重点关注政策边际放松预期较强的地产、基建。二是后周期板块中重点关注涨价预期较强的煤炭、农林牧渔。三是景气成长板块中重点关注强产业周期催化的高景气细分领域,如光伏、医疗服务、绿电等。

风险提示:海外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失速下行,疫情超预期恶化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