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扬表示,目前公司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与行业内知名企业相比,公司业务规模偏小,同时招股书提示称,公司面临多项创新、经营性风险。
早在2010年11月就征战A股市场,十余年时间始终无果,2021年9月28日,武汉新华扬拟转战科创板上市,截至目前,停留在问询阶段。
在此前两次上市尝试中,由于历史上新华扬存在子公司转让后高溢价收购的操作曾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时隔4年多后,公司再谋IPO上市。
上市受阻或因行贿风波
新华扬前身为新华扬有限,于2000年9月由詹志春、邹大琼共同出资设立,目前公司主营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主要应用于饲料、食品以及纺织等领域。
据其科创板申报材料透露,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期,新华扬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3.26亿元、3.95亿元和1.18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528.76万元、6791.37万元、9589.22万元和3356.30万元。
业绩层面来看,新华扬是科创板为数不多的报告期实现稳定盈利的拟上市公司。据此,新华扬认为,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符合科创板要求的“生物医药领域”,公司研发投入、营收业绩均符合科创板标准。
结合自身规模、经营情况、盈利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新华扬拟选择科创板“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标准上市。此次募资,计划融资5.32亿元,分别布局生物酶制剂精制、饲用酶制剂及微生态发酵基地扩建(一期)和新华扬生物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此次科创板上市已是新华扬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0年11月,新华扬就曾公告接受广发证券上市辅导。2011年3月,新华扬辅导机构变更为国泰君安,并于2011年底向证监会递交上市材料,拟在创业板上市,但最终于2012年1月被证监会中止审查。
对此,新华扬曾表示,终止创业板上市的原因是当时上市条件还不具备。
2017年8月,新华扬再次向创业板发起冲刺,拟募资3.45亿元投向九龙酶制剂生产基地二期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但不久之后再次无果而终。
此前两次上市为何均告失败?历史上新华扬在收购华扬科技和江西新华扬酵素上,存在高溢价收购的情况。其中华扬科技存在低价卖出高价购回华扬科技的情形,前述并购此前在公司上市过程中曾引发质疑。
此外,新华扬最新的申报材料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詹志春曾在前两次上市关键期间涉公职人员受贿案件。
公开的相关判决书显示,詹志春为获得项目申报帮助,曾涉嫌于2009年至2014年期间向原湖北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就业与收入分配处调研员孙越行贿92880元。直至2016年12月,该案件才审理终结。2010年至2012年期间,詹志春涉嫌向武汉市科技局与农村科技处处长汪东喜行贿34万元。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拟上市公司发行人不得出现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等问题。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新华扬实控人詹志春涉受贿案件期间,正是公司前两次创业板上市关键期,不排除会构成上市障碍。
不过新华扬认为,在上述案件中,詹志春因涉案金额较小、情节轻微,主动配合检察机关调查案情,詹志春及新华扬均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上述事项不构成此次科创板发行的实质法律障碍。
主营产品贡献营收均超七成
科创板首轮问询中,上交所就公司分立情况、会计基础及内控制度合规性、市场规模和行业竞争、技术先进性、同业竞争、与新希望关联交易等方面提出了19个核心问题。
目前A股市场,与新华扬可比的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溢多利和蔚蓝生物。
溢多利成立于1991年,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主要在生物医药和生物农牧领域从事生物酶制剂、甾体激素原料药、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其生物酶制剂产品主要包括饲料用酶、能源用酶、食品用酶、造纸用酶、纺织用酶等。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博落回散、酸化剂、葡萄糖氧化酶及其复合产品、抗氧化剂、诱食剂等。
蔚蓝生物成立于2004年,已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动物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酶制剂,如饲料酶、工业酶、食品酶、生物催化用酶等;微生态制剂,如畜禽微生态、水产微生态、植物微生态、食品微生态等;动物保健品,如生物制品、中兽药、兽用化药。
2020年,蔚蓝生物营业收入达9.60亿元,其中酶制剂产品销售收入为3.09亿元,微生态制剂产品销售收入为2.14亿元;溢多利营业收入更是达19.15亿元,其中酶制剂产品销售收入为5.56亿元,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产品销售收入为1.98亿元。
虽然与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新华扬类似产品的营收业绩难分伯仲,但溢多利和蔚蓝生物均已实现了产品系列化经营布局。
从目前新华扬产品类别来看,公司酶制剂仍是绝对核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