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出台了21条政策措施为企业纾困。
29日,上海公布了《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若干政策措施》),包括6方面21条具体政策措施。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在29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次政策综合了退税减税、降费让利、房租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多种助企纾困政策;初步测算,仅税收相关政策2022年就可以为全市相关行业和企业减负1400亿元左右。
阮青表示,目前各项政策细则都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过程当中,将尽快制定完成、公布实施,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叠加效应。“《若干政策措施》是开放式的。此次我们专门提出将建立政策动态更新机制,将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持续动态调整优化助企纾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经济恢复发展的韧性。”
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对第一财经表示,此次出台的助企政策增强了普惠性,对普遍受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房租减免。在“21条”基础上,还建议后续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来提振消费,恢复经济。
免租金减税
在减轻各类企业负担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包括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延长申报纳税期限、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
比如,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2年免除3个月租金,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街镇行政区域或因落实防疫要求严重影响经营活动的,再免除3个月租金、全年合计免除6个月租金。
上海市国资委总经济师陈东在29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近期国家出台了服务业领域纾困扶持政策,提出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部分2022年租金。上海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了免租范围,覆盖到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陈东表示,上海市、区两级所属的所有国有企业都纳入了本次实施免租政策的范围。目前,上海市国资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上海市国有企业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的实施细则》及政策解读、工作指南等配套文件,将于近期发布。
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上海也在保持延续性的同时更有针对性和组合性。上海市税务局副局长庞为介绍,这次政策是“退、减、缓”并举。“退”是今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减”是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减免税政策;“缓”是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实施延缓缴纳部分税费。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大力度实施一批税收优惠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
“经过我们初步分析统计,不少市场主体可以同时享受多个税种的优惠政策,预计今年全市有100多万户次企业可以享受《若干政策措施》文件中的税收支持政策。”庞为说。
在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防疫和消杀支出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支持、向抗疫一线人员发放临时性补助补贴、支持新冠病毒防控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明确给零售、餐饮免租贴息发补贴
“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但是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这些行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在2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为此,上海在支持这些行业恢复发展、支持城市生活物资保供稳价方面出台助企纾困政策,以助力零售、餐饮、会展等行业恢复发展。
除了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同时,上海将对困难企业实施贴息政策,包括运用现有的专项扶持资金,对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由相关主管部门确定企业名单并经审核后,对其2022年新增贷款给予贴息。
根据《若干政策措施》,在餐饮等生活服务业上,上海将引导电子商务、外卖等互联网平台进一步下调餐饮、住宿、家政等受疫情影响的生活服务业企业服务费标准,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服务佣金、店铺押金、宣传推广等线上经营成本。鼓励电信运营企业设计推广适合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产品和应用并降低资费,对餐饮、住宿、家政等生活服务业小微企业免费提供3个月的云服务、移动办公服务等。
在零售业,上海将对应急保供、重点培育、便民生活圈建设等列入支持名单的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并降低贷款利率,适当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批发市场、超市卖场、电商平台、城市生活物资配送等保供企业正常运行,着力畅通省际和市内物流运输绿色通道,加大主副食品货源组织。推动金融机构与零售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