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煤炭行业去年营收3.29万亿,实现利润总额7023亿元,同比增长212.7%。
2021年,伴随着部分经济体的复苏以及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主要能源产品价格大幅走高。得益于煤价的显著走高,我国国内煤炭行业利润大幅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收3.29万亿元,同比增长58.3%;实现利润总额7023.1亿元,同比增长212.7%。
在上市公司方面,国内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中国神华(601088.SH/1088.HK)归母净利润超过500亿,抛出504亿的巨额分红计划。中煤能源(601898.SH/01898.HK)和平煤股份(601666.SH)净利润也同比翻番。
中国神华分红504亿
得益于煤炭业务的良好表现,以及其他板块均实现增长,中国神华去年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中国神华实现营收3352.16亿元,同比增长43.7%;归母净利润502.7亿元,同比增长28.3%;基本每股收益2.53元。中国神华将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54元(含税),总计504.66亿元,占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100.4%。
2021年,中国神华煤炭销量4.82亿吨,同比增长8.0%;煤炭销售平均价格588元/吨,同比增长43.4%;随着2021年以来多台新机组的陆续投产,集团售电量同比增长22.3%。
年报信息显示,中国神华业绩增长主要由于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及煤炭价格上涨,国内用电需求增长,整合航运资源以及海运价格上涨,另外,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了聚丙烯、聚乙烯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
分板块来看,中国神华煤炭、航运和发电业务营收均实现大幅增长,铁路、港口和煤化工营收也保持正向增长,带动整体业绩上涨。
截至2021年底,中国神华发电总装机容量3.79万兆瓦,其中燃煤发电机组占比97.16%;报告期内,中国神华在四川、湖南、内蒙古、福建等地均有新机组投运。
中国神华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是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下属的A+H股上市公司,经营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六大板块业务,以自有煤炭产品为基础,形成了煤炭的“生产—运输(铁路、港口、航运)—转化(发电机煤化工)”一体化的运营模式。
截至3月29日收盘,港股中国神华股价上涨5.74%,报25.8港元/股。
高煤价推动煤企业绩增长
去年二季度开始,全球主要能源价格开始稳步走高,国内煤炭价格开始大幅上涨。到2021年10月中旬,国内动力煤期货价格冲破1900元/吨的历史性高位,550大卡动力煤价也涨破2000元/吨。四季度以后,在能源保供稳价的政策下,煤炭产量实现较快增长,煤价也显著下跌。
得益于煤炭行业的供需两旺,主要煤企经营业绩大幅上涨。
国内第二大上市煤企中煤能源(601898.SH/01898.HK)去年实现营收2311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24.8%;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81.06亿元,同比增长112.6%。
中煤能源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的上市平台,是集煤炭生产和贸易、煤化工、发电、煤矿装备制造四大主业于一体的大型能源企业。2021年,中煤能源实现商品煤产量1.13亿吨,同比微涨2.5%;商品煤销量2.91亿吨,同比增长9.7%。
财报指出,中煤能源2021年经营业绩的增长主要由于公司自产商品煤、煤化工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煤炭销售规模扩大使得收入同比增长等因素。
分业务板块来看,煤炭业务是中煤能源的核心业务。2021年,中煤能源煤炭业务营收增长达到77.5%,该板块毛利达到362.59亿元,同比增长93.4%。煤化工业务营收增长27.1%,毛利达到26.49亿元,同比微降1.0%;煤矿装备和金融业务营收和毛利均实现了增长。
平煤股份(601666.SH)去年实现营收296.99亿元,同比增长32.6%;归母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大增110.61%;基本每股收益1.26元,同比增长108.93%,拟向全体股东共派息17.6亿元。
晋控煤业(601001.SH)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182.65亿元,同比增长67.49%;归母净利润达到46.58亿元,同比大增431.88%。陕西煤业(601225.SH)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524亿元,同比增长60.32%;实现归母净利润209.4亿元,同比增长40.83%。
煤炭市场趋稳
2021年煤价的大涨,对煤电行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冲击,部分地区的部分时段出现供电紧张,国内大型发电集团煤电板块大幅亏损。
去年下半年开始,多地上调电价上限,各有关部门也不断推动煤炭优质产能释放、保供稳价,加强市场调控,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定煤炭市场。
今年2月25日,国家发改委明确了煤炭(动力煤)的合理价格区间,提出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从根本上理顺了煤、电的价格关系,破解“煤电顶牛”的难题。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整体呈现出“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煤炭自有资源可以满足消费需求,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撰文指出,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继续加大。在工业生产资料领域,要紧抓煤价,对冲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压力,进而稳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