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煤电业务2022年有望改善。煤价高企导致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发电燃料成本上涨至227亿元。增幅达95.46%,根据公司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9-35亿元。预计今年煤价中枢有望在相对高位企稳,测算结果表明,在基准价770元/吨、电价上浮10%的情况下,公司煤电度电净利润为0.015元/kwh,煤电业务有望扭亏。
市场化交易占比较大,受益价差“由负转正”。公司2020年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高达83.85%,在省内市占率接近24%。2022年广东年度交易成交均价达497.04元/兆瓦时,较基准价溢价9.72%,公司有望受益。
“以大代小”+“以气代煤”,传统业务优化进行时。公司煤电业务正通过“以大代小”+“以气代煤”进行优化,“十四五”期间公司气电计划新增6GW,通过大机组运行降低供电煤耗,也可带来稳定的增量现金流,不会给公司转型新能源带来额外的负担。
2021年新能源装机放量,即将贡献业绩。2021年,公司新增控股装机661.72万kw中,海风100.35万kw、陆风35.77万kw、光伏0.4万kw,风光新增占比超20%,尤其是新增的百万千万海上风电,将在2022年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量。
从大湾区到全国,“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装机14GW。公司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14GW新能源(初步预计风电约7GW,含海上风电约2.8GW,光伏约7GW),2022-2025年的4年CAGR为63.18%,凸显了公司大力转型新能源的雄心。海风方面,公司已经投产1.2GW、在建1GW,进度超预期。公司2021年加大了在新疆、青海、贵州和广西等地布局新能源的力度,已经锁定近10GW的新能源储备资源。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2/2023年实现营收为465.52/542.6/540.3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0.86/24.4/33.55亿元,EPS为-0.588/0.465/0.639元,对应PE为-7.52/9.51/6.92倍。考虑到煤电业务有望扭亏、新能源业务今年贡献增量业绩且“十四五”期间保持高速增长,给予公司2022年14-17倍PE,对应股价为6.5-7.9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用电量不及预期,煤价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