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巨震,最近两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掉头涌入。
上周(3月14-18日),A股上演了剧烈波动行情,外资的动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上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166.92亿元,环比大幅下降超54%,但是,单日净流入数据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有分析人士指出,本轮外资大幅流出已渐近尾声,当前A股性价比凸显,外资重新流入的可能性较大。
复盘北向资金的持股数据,上周,美的集团、招商银行、容百科技为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前三的个股,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8.2亿元、14.1亿元、6.6亿元。另外,北向资金加仓幅度最大的个股是科创板的华熙生物,持股比例提升2.22%。
令市场略感意外的是,昔日外资最青睐的白酒股,成为了持续抛售的对象。据数据显示,3月14-18日期间,北向资金净卖出贵州茅台52.69亿元,净卖出股数达364.6万股,持股量创近4年新低。
另一个信号是,看多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似乎越来越多,部分外资机构直言,当前A股市场已经具备吸引力,观察到一些积极的政策信号,未来可以更乐观一些。
外资激烈博弈
3月以来,A股的波动性明显加剧,上周(3月14-18日)更是上演了惊险一幕,前2个交易日沪指重挫7.4%,一度逼近3000点,随后绝地反攻,后3个交易日沪指大涨超6%,重回3200点之上,创业板指更是暴涨超8%。
超级波动行情背后,自然离不开资金的激烈博弈,其中北向资金更是引发市场关注。
复盘北向资金的数据发现,在A股大幅下挫的过程中,北向资金扮演了抛售的角色。3月14日、15日,北向资金在A股大幅下跌之下,净卖出金额均超过百亿元,分别达到144亿元、160亿元;随后A股市场企稳反弹,北向资金开始参与抄底,17日、18日,北向资金分别净买入达53.65亿元、84.57亿元。
以周纬度统计,上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166.92亿元,相比前一周的净流出额363.2亿元,环比大幅下降超54%。同时,北向资金的分歧与博弈也明显加剧,上周北向资金买卖总金额达6548亿元,创近半年来的新高。
若将时间周期拉长,以月度数据来看,3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高达508亿元,这已位列历史第3大月度净卖出,3月7-11日的单周净卖出额,也创出了历史第三的峰值。
国海策略详细复盘了A股历次外资流出行为,得出结论认为,相比之前外资流出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本轮外资大幅流出已渐近尾声,随着金稳会的一锤定音、中美元首视频通话的定调以及俄乌局势的逐步明确,A股性价比凸显,外资重新流入的可能性较大。
抄底了什么?抛售了什么?
随着外资抛售潮接近尾声,一旦外资重回净流入趋势,哪些板块或个股将重新获得青睐,便成为了值得重点探讨的话题。
从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趋势来看,上周的后3个交易日是重要转折点,因此复盘上周北向资金抄底的个股名单,或许可以观察到北向资金下一阶段布局的方向。
首先,从净买入金额的纬度来看,3月14-18日期间,北向资金净买入超5亿元的个股有6只,分别为美的集团、招商银行、容百科技、国电南瑞、牧原股份、中国神华,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8.2亿元、14.1亿元、6.6亿元、6.6亿元、5.8亿元、5.2亿元。
其中,美的集团为上周北向资金净买入额最多的个股,增持数量超3188万股。
另外,从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变化情况来看,3月14-18日期间,北向资金加仓幅度最大的是科创板的华熙生物、容百科技,分别被加仓了2.22%、1.84%。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的股价遭遇了连续下挫,截至最新收盘,股价为112.46元,相比最高点的累计跌幅已达64%。值得注意的是,近6个交易日以来,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华熙生物,期间累计净买入股数达239.45万股,北向资金持有华熙生物的流通股比例从周初的2.72%上升至4.94%。
另外,北向资金增持比例较大的个股还包括神火股份、引力传媒、华设集团、隆平高科,增持比例均超过1%。
令市场略感意外的是,昔日外资最青睐的白酒股,成为了北向资金持续抛售的对象。据数据显示,3月14-18日期间,北向资金净卖出贵州茅台达到52.69亿元,净卖出股数为364.6万股,持股量更是创近4年新低。其中,3月15日净卖出额超27亿元,创北上资金单日净卖出的最高纪录。另外,五粮液上周也被北向资金净卖出11.23亿元。
分行业来看,农林牧渔行业上周逆势获得13.48亿元的净买入,为唯一净买入超10亿元的行业;机械设备、家用电器、采掘、建筑装饰等6行业也获得北上资金超亿元的净买入。
而食品饮料行业则被北上资金净卖出超78亿元,主要集中在白酒股上,净流出超72亿元;医药生物、化工2行业净卖出超20亿元,非银金融、计算机、电气设备则被净卖出超10亿元。
唱多的外资机构越来越多
另一个重要信号是,看多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越来越多,部分外资机构直言,当前A股市场已经具备吸引力,观察到一些积极的政策信号,未来可以更乐观一些。
高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基于良好的增长预期目标、宽松的政策、极低的估值以及较低的投资者头寸,目前仍保持“超配中国市场”。
高盛表示,目前中国市场超卖,MSCI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