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V型反转,基金公司再掀自购潮,底部信号已现?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3月14日至3月18日),市场出现了极致反转。前两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大跌7.4%,一度逼近3000点。后三个交易日,市场信心显著提振,沪指大涨6.11%,深成指大涨6.86%,创业板指大涨8.34%。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周三以来的三个交易日中,至少6家公募发起自购,金额不少于6.72亿元,新一轮基金“自购潮”拉开帷幕。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49家基金管理人实施自购,规模合计12.05亿元,
关于近期基金的“自购潮”,市场人士解读为今年以来A股出现非理性下跌,基金公司看好后市,希望通过自购与投资者利益捆绑,稳定投资者信心,向市场释放出看好旗下基金的信号。不过,个人投资者仍需根据资产配置情况、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谨慎投资。
基金“自购潮”来袭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表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出包括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在内的多项工作重点。多家基金公司立即作出反应,积极出手,掀起了一波公募基金“自购潮”。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周三以来的三个交易日中,至少6家公募发起自购,金额不少于6.72亿元。
3月18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将使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及FOF合计1.5亿元。完成本次投资后,中欧基金今年以来自购的旗下偏股型基金及FOF总金额将达到2.6亿元。
3月17日,易方达基金公告近日运用固有资金2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及FOF基金。
3月16日,睿远基金公告称,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再次申购旗下基金不低于1.5亿元,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5年。
除基金公司外,明星基金经理也在“自掏腰包”积极参与认购。
3月17日,中庚基金发布公告称,自3月18日(含)起10个交易日内,丘栋荣将申购中庚价值品质不低于1500万元、陈涛将申购中庚价值先锋不低于500万元、曹庆将申购中庚价值先锋不低于200万元。
3月16日,信达澳银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公开表示,近期已自购自己管理的产品超百万元。
事实上,这并不是公募基金公司和明星基金经理今年首次“自购潮”。1月底时,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20余家公募基金纷纷发布自购公告,一众“顶流”基金经理也纷纷放开限购表示对资本市场表现的长期看好。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公告拟自购总金额超过20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49家基金管理人实施自购,规模合计12.05亿元,其中包括股票型基金4.56亿元,混合型基金4.44亿元,债券型基金2.45亿元,FOF基金0.5亿元。
目前来看,南方基金自购金额已超2亿元,区间净申购金额最大基金为南方MSCI中国A50联接A,华泰资管、国泰基金自购金额已超1亿元,区间净申购金额最大基金分别为华泰紫金周周购6个月滚动A、国泰科创板两年定开。
释放哪些信号?
根据过往经验,每当市场出现重挫,甚至出现恐慌情绪时,基金便容易出现自购潮。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稳定市场信心,纠正市场因恐慌情绪导致的非理性波动;二是逢低抄底,用较低的价格买入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资产,为自身谋利。
而关于近期基金的“自购潮”,市场人士解读为今年以来A股出现非理性下跌,基金公司看好后市,希望通过自购与投资者利益捆绑,稳定投资者信心,向市场释放出看好旗下基金的信号。
如睿远基金在《致持有人的一封信:至暗此刻不应让恐惧占据内心》中表示,本轮海外中国资产的超预期下跌,核心原因是市场担忧中美金融脱钩,俄乌战争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预期,境外投资者担心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也会成为制裁的对象,中国的经济形势也是境外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选择优秀上市公司,牢记估值,不预测短期市场,感受周期,是我们对长期价值投资的理解。即使市场非理性的时间和程度超过很多人的想象,但我们不应该让恐惧占据我们的内心,应该相信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可以想想未来的星辰大海。”睿远基金表示。
中欧基金认为,当市场进入“因跌而跌”的负向循环时,通常反映了最悲观者的预期,但极端情绪终会散去,市场也终将回归基本面,回归到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普遍预期。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市场先生”近期的极度悲观,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好公司的投资性价比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当迷雾褪去,价值之锚终会回归。在市场寒冷的时候,我们选择相信好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选择以实际行动与持有人同行!感谢持有人的信任和坚守,只要抱有堪比黄金的信心,我们相信会共同见证新一轮旭日东升。
公募基金公司真金白银回购旗下基金,为提振市场信心起到重要作用。不过,个人投资者仍需谨慎。百嘉基金副总经理王群航认为,“个人投资者是否跟随买入,还是应根据自己的资产配置情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做抉择。”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财经评论员王超认为,投资者不能单纯地刻舟求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