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外部环境剧烈波动下,平安依然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答卷。
3月17日,中国平安披露2021年经营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同比增长6.1%,营运ROE达1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16.18亿元,同比下降29%,主要受公司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
作为衡量险企经营业绩最客观的数据,营运利润这一指标去除了短期影响利润波动的因素,尤其是投资收益短期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拆分经营业绩来看,2021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970.75亿元,同比增长3.6%;营运ROE为32.3%。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1.1%至98%,承保利润同比增长145.7%至51.36亿元。平安银行经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5.6%,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16%,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87.02%。
在此背景下,平安在股东回报方面表现出一如既往的豪气。
一方面,核心业务增长推动现金分红水平的持续提升。2021年平安向股东派发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38元,同比增长8.2%,合计分红约431亿。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平安连续10年提升现金分红。
过去10年中国平安每股股息走势图
另一方面,平安也在加大回购力度。2021年8月平安推出100亿元的回购计划,以不超过人民币82.56元/股的回购价格回购公司A股股份。截至券商中国记者发稿前,平安回购A股股份39亿元,剩余的60亿元将择机继续回购。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日AH股集体拉升。3月16日,中国平安H股涨幅7.98%,A股涨幅3.85%;3月17日,中国平安港股涨超10%,A股涨近3%。
寿险改革曙光初现
比起业绩数据层面的变化,寿险改革见到曙光,是平安这份年报的核心亮点。
2021年,平安寿险持续推动“4渠道+3产品”改革战略落地。在渠道端,面对代理人规模下滑冲击新增保费的行业困境,平安坚定实施代理人分层精细化经营,大力培养钻石团队。2021年代理人渠道全年人均新业务价值为3.9万元,人均首年保费同比增长22%。
另据介绍,钻石队伍方面,2021年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6倍,收入约为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5倍。
此外,三大创新渠道社区网格化、银行优才及下沉渠道也实现并行发展。
不久之前,平安集团总经理兼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向媒体透露,平安寿险改革的重要一环——新银保打造之后,产能是传统队伍的两倍以上,在今年开门红期间,银保的中收同比增长了30%。
作为中国最大的险企,寿险改革的价值不言而喻。根据奥纬咨询数据显示,相较于发达市场人身险渗透力普遍超过15%,中国人身险渗透率仅仅只有8.6%。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身险市场保费规模将达45万亿元。考虑到当下中国人身险市场规模仅仅只有3.12万亿,未来30年国内人身险市场规模仍有超过10倍的发展空间。换言之,寿险改革的持续推进,有望为平安未来十年乃至更长周期地发展打下基础。
寿险改革成效初显的背后,离不开平安数字化赋能和综合金融平台的支撑。
数字化升级作为平安近年来经营探索的主要发力点,在公司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21年,科技业务总收入达992.72亿元,同比增长9.8%。截至2021年末,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7008项,累计达38420项。
具体来看,平安利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促进销售、提升效率和控制风险三个方面。在销售促进方面,平安加快新技术与寿险等业务场景的融合应用,提高产能效率。在效率提升方面,平安运用科技全面优化改造业务流程,提升作业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在风险控制方面,平安运用前沿科技赋能分析引擎,提高风险控制质量与效率。比如,在保险理赔环节,平安通过OCR、NLP、知识图谱等技术,在核保理赔环节辅助资料信息识别、案件审核,可支持1600种常见疾病的核保风险识别,超1500种疾病的医疗险理赔审核,核保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近30%,理赔效率提升近20%。
数字化赋能之外,综合金融对这家大型保险公司的助益同样不可不提。2021年平安核心金融公司之间客户迁徙近3301万人次;个人客户中有8926万人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在整体个人客户中占比39.3%;集团客均合同数2.81个,同比增长1.8%。
年报显示,对公渠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9.9%,综合金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26.9%。
中国版“联合健康”渐行渐近?
寿险改革的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赋能。过去几年,平安生态圈以科技为抓手,纵横打通政府端、用户端、服务方、支付方,撬动医院、医生、医疗核心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
其中,平安健康作为线上医疗服务的流量入口,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集团奠定了生态地基。
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健康的累计注册用户数达4.23亿。2021年累计付费用户达到3800万,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至73.34亿元,毛利率23.3%。
在线下渠道方面,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合作医院约3600家,其中三甲医院占比超50%;合作药店数20.2万家,覆盖全国约34%的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