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关税获得初步通过光伏出口迎来利好】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3月15日,在欧盟理事会的经济与金融事务委员会的会议上,欧盟27国的财政部长采纳了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法国的碳关税提案。这意味着欧洲各国支持采取碳关税措施。据了解,欧盟碳关税又称“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全世界第一个正式酝酿的碳关税措施。在该机制下,欧盟计划对进口产品的碳含量收费,以使进口产品承担与欧盟本土产业相同的碳排放成本。
分析人士指出,欧盟碳关税政策预计从2023年开始实行,本方案是欧盟碳减排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强化碳管理,防止碳转移或碳泄露,加快欧盟及全球碳中和步伐;另一方面,中国是欧洲这些领域重要的贸易合作方,刺激国内企业生产过程的绿电使用,利好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光伏、风电产品。SolarPowerEurope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欧盟估计将有25.9GW的新光伏装机容量并网,增长了34%,并且打破了十年内21.4GW的最高记录。中国2021年出口了40.9GW的组件到欧洲市场,相较前一年的26.7GW同比成长了54%。受惠于能源转型趋势,欧洲持续维持最大的组件进口市场,全球占比46%。欧洲光伏协也提出需更加重视太阳能,上调2030年欧盟光伏累计装机预期至1TW。如果欧洲碳税得到全面通过,1TW目标将会被实现。中国光伏产业已形成全球竞争力,有望充分受益欧洲光伏装机需求增长。
阳光电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2020年全球市占率27%左右,已批量销往德国、意大利、美国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固德威产品已批量销往德国、意大利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阳光电源、固德威
【我国加强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原料药行业面临机遇】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7日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东吴证券认为,我国新冠小分子药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建议积极关注进度领先的管线,包括真实生物阿兹夫定、君实生物VV116、前沿生物FB2001等。我国新冠特效药上市后,国家层面有较强储备意愿,潜力巨大。作为上游中间体/原料药供应商,需求和订单确定性更强。
公司方面,华海药业、九洲药业等均为国内知名原料药企业。(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华海药业、九洲药业
【抽水蓄能电站开工拉动地方经济行业规模将迎倍增】
国家电网17日宣布,浙江泰顺抽水蓄能电站和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开工。据投资估算,两座抽水蓄能电站将拉动地方GDP超300亿元。
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近期在《人民日报》撰文称,力争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抽蓄电站装机由目前的26.3GW提高到100GW。国信证券王蔚祺表示,根据我国《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期间我国抽蓄规模将从32.5GW提升至62GW以上,“十五五”建设速度比“十四五”翻倍。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储能形式,行业建设迎来加速发展。
公司方面,东方电气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供应商,具备机组改扩建的丰富经验,并率先布局抽水蓄能;中国电建是背靠水规总院的抽水蓄能EPC行业龙头,历史承建份额约80%。(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东方电气、中国电建
【十年百倍!装机量连续翻倍,燃料电池迎爆发元年】
据报道,权威报告数据显示,2月我国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11.5MW,同比增长127%;前两月燃料电池系统累计装机量同比增长120.7%,累计值创历年同比新高。高功率系统配套上升趋势明显,符合燃料电池技术路径发展。
点评:权威机构认为,2022年将是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爆发元年。近年来,伴随优秀国产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的崛起,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国产化水平持续提升,燃料电池的价格快速下降。而据相关发展规划测算,2020-203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的增长空间有望达十年百倍。
A股公司中,动力源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掌握升压DCDC和高速空压机控制器两项核心技术,是国内隔离型和非隔离升压DCDC技术的行业头部公司,产品性能国内领先。同时,公司在在制氢、氢发电等领域拥有核心产品。
纳尔股份子公司上海纳尔终能氢电有限公司主营高性能燃料电池膜电极等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公司表示,将深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布局燃料电池、PEM电解水制氢领域核心材料、零部件及关键装备,实现氢能源底层技术及产业化的长远布局。(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动力源、纳尔股份
【我国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住房问题备受关注】
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将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区分中心城区和新区郊区等区域,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